广州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广州日报_日报特点 > 日报简介 > 冷手脚冰凉的你怎么温暖过冬看完就知道

冷手脚冰凉的你怎么温暖过冬看完就知道

发布时间:2021-3-11 11:27:59   点击数:

冷冷冷!

受到冷空气影响

这两天广州的天气都比较清冷

最高气温逐步跌到20度左右

最低气温跌到11度

频频入冬困难的广州

终于感受到来自冷空气的诚意

街坊们都已穿上厚衣服

目测卫衣、风衣

已经成为目前广州街头的穿衣主流

冷空气组团来袭。据预计,12月4日-5日,广东省大部晴到多云。最低气温:粤北、肇庆、云浮、珠三角北部市县6℃~10℃,南部沿海市县13℃~16℃,其余市县11℃~13℃。

广州方面,4日至5日天气依然清冷,最低温度降到11度。不过,在这股冷空气影响过后天气将慢慢回暖,直到12月11日,才会再有新冷空气南下。

每年天气一凉,总有一部分人提前入冬。为什么有些人对“冷”特别敏感?

那是因为,人体各个系统的运行都是需要能量的。能量来自于食物的动力效应、基础代谢和活动。因此,人在健康状态下,饥饿时会比饱腹时怕冷,运动前会比运动后怕冷。

由于基础代谢率与年龄、肌肉含量等有关,大多数女性比男性怕冷,老年人比年轻人怕冷。

但如果近期内突然明显怕冷,就要引起注意。很多疾病,包括心血管、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病变,都会让人感觉怕冷。

为什么你总比别人更怕冷?

或可能是出现疾病了

身体缺铁

几乎所有的怕冷人群身体里面的铁元素都不足,血浆中的甲状腺素比较低。铁元素不足的人群血红素比较少,降低了血液吸氧能力,让组织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身体里面不能产生更多的热量而让人们异常寒冷。

甲状腺素分泌不足

当甲状腺出现异常时,分泌的甲状腺素减少,减慢了血液循环的速度,生产热量就不足。尤其是到了更年期雌性激素水平低,不利于神经血管的稳定,从而让患者出现腰腹部以及手脚发冷。

血管病变

如下肢动脉硬化狭窄,下肢血液循环会明显减少,导致肢体慢性缺血,出现患侧肢体乏力、腿脚怕冷、发麻抽筋等症状。

外周神经病变

如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常见的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几乎可累及全身任何神经,其临床症状就有手指、脚趾及下肢的发冷、麻木、疼痛等。

下丘脑病变

下丘脑是大脑皮质下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的最高中枢,是人体的体温控制中心,它的病变可引起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导致怕冷、脱发、肥胖等。

药物副作用

如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常见的有心得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如失眠、怕冷等。

除了病理性因素

很多不良习惯也会让你比别人更怕冷

不爱运动

相关研究也证实,运动时肌肉收缩可产生更多热量,中低强度运动时身体产生的热量是安静时的3~5倍。经常锻炼身体,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怕冷症状。

吃肉太少

脂肪有助提升饱腹感,身体也会感觉更暖和。不少人吃肉太少,铁元素、蛋白质等营养素摄入不足,会总感觉冷。

穿衣太紧

打底裤、打底袜等紧身衣物,容易导致身体末端血液循环不畅,出现手脚冰凉,甚至诱发冻疮。当气温偏低时,应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

吃寒凉食物

秋冬季节喝凉水,容易导致身体阳气不足,出现畏寒、怕冷症状。

过度节食

食物摄入人体后,一般的能量会转化为热能,用于保持体温和供人体散热。吃得太少,身体能量跟不上,会使人体气血亏欠,导致四肢寒凉。

值得一提的是,脂肪比例越大,线粒体总量就越少。肌肉少的胖人虽然有厚厚的脂肪层来保温,但仍然不比其他人更抗冻!

这6个方法让你温暖过冬

睡前泡泡脚

人们说,“凉从脚起”,坚持泡脚是缓解手足冰凉的有效方法,有助提升身体御寒能力。晚上7-9点,用40℃左右的水,浸泡双脚15-20分钟(不宜超过20分钟),让水漫过脚踝,泡至身体微微出汗。泡完后立即擦干双脚,并穿上保暖袜子。

泡脚还可在水里加点“料”,能起到相应的保健作用。例如,生姜有暖身驱寒、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艾叶可起到散寒除湿的效果;

增加热量摄入

天冷人体消耗能量增多,需要适当增加热量摄入,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为了避免摄入过多脂肪,建议最好选择低糖、低脂、高热量食物,如鱼肉、鸡肉及豆类。

中医认为,一到冬天,很多人会出现四肢冰冷、怕冻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天气寒冷,气血流通不畅所致,而平时手脚冰凉则多是阳虚的表现。饮食上,阳虚者应该少吃寒性食物,建议多吃些牛肉、羊肉、韭菜等,适当进补,也可以通过吃大葱、生姜等食物来增强抗寒能力。

护好身体6个部位

防寒是保护关节、预防心血管意外事件的重要措施。护好头部、颈部、后背、双脚、肚脐、膝关节等部位,整个人就会暖和很多。

通风、保湿

冬季干燥,人体水分流失快,如果不及时补水,皮肤容易干燥、皲裂,还会影响血液循环,令人感到更冷。因此,应养成定时喝水的好习惯,别等渴了再喝。

多晒太阳

多出门晒太阳有助于补充维生素D,增加人体对钙的吸收,防止骨质疏松,提高抗寒能力。

(在秋日蓝天和阳光的映衬下,广州勒杜鹃、异木棉开得非常艳丽。出门晒晒太阳赏赏花也是极好的!)

也可以给自己和家人做上一道暖胃料理

给身体补充能量

01胡椒姜汁浸鸡

材料:

鸡半只,姜丝10克,面筋克,生菜克,胡椒粒20粒,盐、糖、姜汁、生抽、蚝油、米酒、花生油各适量。

做法:

鸡洗净斩件,加入姜丝,以盐、糖、生抽、米酒、油拌匀备用;煮开水,下胡椒粒煮20分钟后加入适量姜汁,以适量盐、糖和少许蚝油调味,放入鸡件大火煮至熟透,下面筋和生菜煮开即成。

02南瓜味增暖胃汤

材料:

南瓜克,嫩海带15克,嫩豆腐克,味噌2大勺(1~2人量)。

做法:

海带泡水10分钟后沥干,豆腐切成小块备用;南瓜洗净去皮后切成小块,放入锅中稍翻炒,加入清水毫升,大火煮开后转中火将南瓜煮熟(约5~8分钟),再加入海带及豆腐滚4分钟,加入味噌煮开后即可品尝。

最后附赠接下来一周的具体气温

记得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哦!

诗意花城“好课精选”免费领取

点击图片进入↓↓↓

点击图片免费领取课程↑

点击图片免费领取课程↑

点击图片免费领取课程↑

点击图片免费领取课程↑

以上课程全部免费领取

最贴近你的广州生活圈

主张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出品

版权所有转载须经授权

扫一扫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tinghui.com/rbjj/1206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