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广州日报_日报特点 > 日报广告 > 广州日报四大创新攻克ldquo

广州日报四大创新攻克ldquo

发布时间:2020-10-17 11:26:10   点击数:

双模式盾构机拥有国际领先地位的创新技术

易觉

扫一扫,看“国之重器”如何穿越复杂地层,盾地掘进。

盾构机这个庞然大物能在城市地下掘进

随着越来越多城市进行地铁施工,“盾构机”这个词也渐渐为大众所熟悉。去年年底,广州地铁9号线顺利开通,这条地铁线路的成功通车,在国内创下了两个首次:它是全国首条在岩溶区修建的地铁线路,还是全国首条下穿高铁路基的地铁线路,其中立下大功的就是来自广东本土的华隧盾构技术团队研制的加强版盾构机。

这个庞然大物——盾构机(隧道掘进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隧道施工设备,集机械、电气、液压、传感、信息、力学、导向等技术于一体,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掘进机分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生产国和最大的市场,国产盾构机已抢占国内80%的市场份额。盾构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广东华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易觉告诉记者,被称为是“地质博物馆”的广州,地质状况复杂,地下施工难度大,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出数个在国际上具领先地位的盾构机创新技术。

四大核心创新技术

地下“神器”攻克复合地层

伴随着硕大的盾构机刀盘徐徐启动,新白广项目XBZH-1标机场T3站—机场T1站区间的右线盾构在今年3月2日顺利实现始发,标志着世界首台带冷冻刀盘和复合式注浆系统的双模式盾构机正式开启了它的历史使命。这台拥有庞大的身躯、强悍的动力,搭载着众多华隧建设集团科技创新成果的双模式盾构机从一“出世”就备受外界   冷冻刀盘技术,则是为了确保开仓的安全。盾构机的刀具在进行长距离掘进后,需要更换磨损的刀具。此时,作业人员需进入土仓,在地下与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中工作。这相当于在太空中,航天员要走出空间站,在太空中工作,非常危险。通过盾构机冷冻刀盘技术,将刀盘和土仓周围的土体冻结起来形成一个保护罩,作业人员在保护罩中工作,这样进仓作业的安全性就得到大大的提高。

  密闭式盾构机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泥水平衡式盾构机,一种是土压平衡式盾构机,两种模式分别适用于硬质和软质土层。就像航天飞机既可在大气层中飞行又可在外太空飞行一样,并联式双模盾构技术,可以让盾构机能够很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地质情况,充分应对华南地区的复杂地质条件,有效避免造成地表沉降、塌方等工程事故,完美地解决复杂地层中施工的多种问题。

  MJS水平加固的施工技术,主要是防止地面沉降。在地底修建隧道,地面一般会出现小幅度沉降。MJS水平加固技术利用高压下喷射出流体的运动能量形成一根根水泥柱,就好像我们在地下给它铺了几层架子,托住地面,再在水平柱下挖隧道就不会造成地面沉降了。

成立创新工作室

促进技术发展

  华隧集团是属于广东省的地方企业,易觉坦言,虽然体量、规模等难以和实力雄厚的央企相比,但因为技术创新,在技术上仍能与他们同台竞技。尤其在广州的地铁、市政工程、引水隧道、城际轨道等方面可以与其比试一番。相比其他地方,广东省的工程基本是采用开放型的招标模式,不仅让造价更便宜,降低了城市的运营成本,而且也促进了本土企业的技术发展。招标中的硬指标包括完成多少工程、有多少设备,有多少技术人员,这些如果和大型央企比,可能较难超越,但是其中的诚信评分,在广州表现如何,风险控制如何也有决定性作用,如果出现过事故就会被扣分,因此控制好风险就显得格外重要。诚信分高就更容易中标,而华隧的技术创新是以保证安全、控制风险为主的。

  易觉表示:“盾构技术最大的难题在于原材料、加工工艺和电器、软件控制,我们团队以盾构设备技术创新为核心,不断增强自主研发能力,促进盾构设备国产化和优化升级,在佛山发起成立中铁华隧联合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打造高端盾构装备产业基地,首台‘广东造’国产硬岩掘进机已于年8月成功下线,标志着华隧逐步从生产型、引进型的施工企业向高科技研发、制造型的现代化企业转型升级。”

  目前,华隧还成立了创新工作室,下一步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会更大。除了四大发明,还有新材料研发,在新造的预制厂中,有新材料研究中心,除了制造隧道结构材料的预制管片外,还开发一些活性高强混凝土材料、生态城市用的透水砖、可培育绿植的混凝土等。

稿件来源:广州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tinghui.com/rbgg/1135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