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广报探校”,求学君带你走进广州市荔湾区增滘小学。近几年,乘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东风,增滘小学(以下简称增小)步入发展“快车道”。一别昔日简陋村小的样貌,如今的增小校园大焕新颜,师生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短短两年时间,增小便从一所薄弱的村小跨越式发展为荔湾区的素质教育优秀学校。在增滘小学校长吴建华看来,在过去几年的努力下,增小终于实现了教育“小康”。来到“十四五”开局之年,增小更是未来可期。昔日薄弱村小,今日优秀学校对于增滘小学来说,年8月22日,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一天,荔湾区正式把位于荔湾区江北路61号占地平方米的新校舍正式移交增滘小学筹建。这是年荔湾区并区以来首次将新建公建配套学校完全交给一所村小去筹办。在吴建华看来,这是增滘小学办学质量的最好证明,也是荔湾区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例证,同时也展现了荔湾区在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的成功经验。当年9月,增小成功开办江北校区,新校区办学面积是校本部的将近8倍,彻底改变了学校薄弱的办学条件。由此,增滘小学也踏上进一步发展的“快车道”。“很可喜的飞跃进步,我们也奔上了教育小康。”吴建华介绍,如今的增小已成为一所环境优美、办学质量佳、社会高度认可的学校。学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殊荣。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生态德育案例作为广州市唯一小学入选教育部首批“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向全国展示了学校的办学成果。逆势而上,不断蝶变增小校本部和江北校区一路之隔。如今,这里被专门用作学校融创教育实践基地。时间拨回到五年前。年第二季度,吴建华调至增滘小学。学校初印象给吴建华带来的触动,她至今记忆犹新。增滘小学江北校区图书馆。彼时,增滘小学还是一所薄弱的“三无学校”——无场地、无资源、无平台,办学条件艰苦。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承载着多位学生,没有图书馆,操场破旧不堪,也没有专门的场室供老师进行教学探讨。吴建华决心带领学校师生一起改变这个现状。平整操场,兴建临时图书馆,搭建雨棚……师生上下同心,用半年的时间改造了基础条件。随着校园环境的不断改善,老师的精神面貌也大为改观。慢慢地,大家变得更加阳光、更加自信。“所谓名校者,非谓校名之谓也,乃良师之数也”“校不在大小,有良师则行。斯是陋校,惟吾德馨”,吴建华经常用这样的话语勉励老师,她认为,不可能人人成为名师,但人人可以争当良师。在良师的培养路上,增滘小学从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实践等四方面开展岗位练兵,培养精艺善导的德馨之师。学校目前有教职工49人,学历为研究生的有5名,其中5名副高级教师,1名广州市名教师、2名广州市骨干教师、1名广州市教育专家培养对象、1名广州市名教师培养对象,有广州市首批名教师工作室1个,多名区骨干教师和学科教研中心组成员,各级骨干教师不断涌现,教师在荔教杯教学比赛、视导课及各级各类平台上展现风采,受到了广泛
短短两年,它就从薄弱村小进步为素质教育优
发布时间:2021-8-4 14:15:33 点击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