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广州日报_日报特点 > 日报广告 > 今日清明,慎终追远,出城寻春

今日清明,慎终追远,出城寻春

发布时间:2021-10-27 12:06:09   点击数:

清明节,这是一个“细雨纷纷、慎终追远”的日子,也是一个“杨柳飘飘、出城寻春”的时节。南国春来早,广州人过清明的习俗,源自中原,也和岭南的地域风俗相吻合。在清明节这天,让我们一起了解老广所追寻的清明风俗。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起初只是节气名称,后逐渐与农历三月的寒食节、上巳节交汇融合,成为“时年八节”中的清明节。

由于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为冬至之后天,寒食节的后一天。扫墓活动在节前后可延续十天左右。

广州清明习俗

扫墓

广州人过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很多,其中以祭祀祖先最为重要。广州人习惯在清明时祭祖扫墓,叫做“拜山”,也称为“拜清”或者“行清”。

正日要“行清”

广州人有在正清当日“行清”的习俗。“行清”是指一族人约定那一天齐齐去扫墓。扫墓时,人们要携带祭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传统祭品四大件

现在的祭品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但老广们的传统祭品一般是这四大件:烧金猪、甘蔗苹果等水果、纸钱元宝、发糕面点。

“清明荞菜”不可少

广州人祭祀完了后,分了猪肉,并不算完成了拜祭形式,家人会将猪肉带回家后,配上清明时节的菜蔬“清明荞菜”去炒着吃,还有人另外用这个“清明荞菜”配一些鸡蛋丝烧肉丝炸一些春卷吃,吃完了这些菜肉,这一年的“行清”任务才算完成。

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年夜地,自然界处处呈现一派朝气勃勃的气象,恰是郊游的好年光。

插柳

在清明前一天,老广们会去买一串新鲜的柳枝,插在门上,据说,可趋吉避灾。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

吃艾

清明自古以来就蕴含着“寒食”文化。虽然寒食节日渐远去,但精华仍保留在各地民间的清明食俗上,广州人就有吃艾糍的习惯。清明期间,是艾叶一年中最为鲜嫩的季节,这几天的广州,随处可见这些软韧甜香的艾糍,甚至一些市民的扫墓祭祖清单里,也有艾糍的身影。

清明时节谈养生

不宜食用“发”的食品,如笋、鸡等;可多食时令蔬菜,如韭菜、地瓜、白菜、萝卜、芋头、荠菜、菠菜、山药、淡菜等。饮食调摄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对形体肥胖者,须减少甜食,限制热量摄入,多食瓜果蔬菜。对老年高血压者,应特别强调低盐饮食,同时还应增加钾的摄入。

++++

从中医来说,吐纳调息法对人体阳气有益。因此,建议大家穿着宽松衣服,多到空气清新之处,如公园、树林、山坡等地慢走、打拳、做操,尽量多活动,使阳气增长有路。还要保持心情舒畅,选择动作柔和的锻炼方式。

++++

有些人一到春天就特别容易感冒,除了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头疼,还伴有眼痒、流泪、鼻痒等症状,其实这不是感冒,可能是花粉症。专家建议,对花粉过敏的人群应尽量躲避花粉;好天气时将屋内屋外打扫一遍,遇干热或大风天气,可关闭门窗或加挂窗帘;如果天气许可,最好每周清洗更换床罩、被单。

++++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tinghui.com/rbgg/1306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