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7%
统计局数据显示,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7%。其中,城市上涨0.8%,农村上涨0.2%;食品价格下降5.2%,非食品价格上涨2.0%;消费品价格上涨0.2%,服务价格上涨1.4%。(国家统计局)
●9月份消费市场供需基本平稳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分析,9月份消费市场供需基本平稳,价格总体稳定。受煤炭和部分高耗能行业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工业品价格涨幅继续扩大。(央视网)
●商务部:1-9月汽车消费总体保持稳定
今年1-9月,汽车消费总体保持稳定,主要呈现新车销量下行压力加大,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新高,二手车交易持续活跃,老旧机动车加速报废淘汰等特点。(商务部网站)
●物流业景气指数连续四个月回落后回升
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年9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数据为54%,较上月回升4.5个百分点。扭转了连续四个月回落的走势,各分项指数均有明显回升。(人民网)
●央行:消费意愿下降
8日,人民银行发布的第三季度针对银行家、企业家和城镇储户的三份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储蓄意愿上升,投资、消费意愿下降。(央视新闻)
●农村消费呈网购高频化和消费升级双趋势
国庆假期,农村消费市场呈现出网购高频化和消费升级的双重趋势。国庆期间,在湖南耒阳的农村地区,乡村服务站每天都能收到大大小小多件包裹。(央视网)
●中高端消费持续走热
十一期间,消费升级类商品继续保持较快增速,化妆品、电子产品、个人护理用品等消费升级类商品在各大电商平台的销量保持较快增长。业内人士认为,10月乃至整个四季度消费将延续恢复向好态势。(中国商报)
●国庆假期多地实体商业迎消费热潮
国庆假期,全国多个城市实体商业迎来消费热潮。金银珠宝类成为热点商品,家用电器类也实现同比增长。国潮品牌继续发力、首店经济爆发,新消费场景不断涌现,部分地区线上消费回流线下较为明显。(新京报)
●境外消费回流,天猫进口消费同比增长50%
疫情阻止了人们出国旅行的计划,但越来越多人在家"云出境逛街"买全球。今年10月1日至7日,天猫国际进口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0%,其中进口保健品、宠物用品、食品酒水、数码家电等品类增长最快。(中国日报网)
●国庆假期全国旅游出游5.15亿人次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10月1日至7日,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减少1.5%,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0.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1亿元,同比减少4.7%,恢复至疫前同期的59.9%。(光明日报)
●前三季度新登记新能源汽车增长.71%
年前三季度,全国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1万辆,同比增长.49%。其中,三季度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76.7万辆,同比增长.71%。(每日经济新闻)
●9月中国汽车消费指数64.6
10月9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9月中国汽车消费指数为64.6。目前芯片短缺问题略有缓解,若汽车厂商产量有所恢复,预计10月销量开始恢复增长。(中国新闻网)
●9月汽车销量同比下滑近两成
10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万辆和.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和8.7%。其中,9月产销量分别为.7万辆与.7万辆,同比分别下滑17.9%和19.6%。(北京商报)
●汽车行业芯片短缺将延续至年
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15日至16日在渝举行,业内人士预计芯片供应紧张的情况或将延续到年二季度。(新华社)
●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电动车充电设施网络
工信部14日表示,截至年6月底,我国已建成各类充电桩.7万个,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充电设施网络。(中国新闻网微博)
●年快递企业日均服务用户近7亿人次
国家邮政局介绍,年邮政业业务收入完成.8亿元,比年翻三番以上;快递业务收入完成.4亿元,是年的15倍。年快递企业邮政业日均服务用户接近7亿人次,已成为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动力和加强产业联系的重要纽带。(每日经济新闻)
●9月我国快递物流指数为%
10月10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9月中国快递物流指数为%,比上月回升0.9个百分点。(人民网)
●年度电影总票房突破亿
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10月10日,中国电影市场年度总票房(含预售)突破亿元。(中国新闻网微博)
●直播行业市场规模不断突破
艾媒咨询《年上半年中国在线直播行业发展专题研究报告》显示,年中国在线直播用户规模达到5.87亿人,预计在年和年将分别涨至6.35亿人和6.60亿人。年中国电商直播市场规模为亿元,年有望突破亿元。(新华日报)
●全国主题公园旅游点约个
年全国已累计开发的主题公园旅游点约个。据了解,国际主题乐园的收入体系中,门票仅占30%。而现阶段中国主题公园80%的收入依赖门票。(羊城晚报)
●第届广交会开幕
14日,第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开幕。本届广交会线下展展览面积约40万平方米,是疫情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实体展会;境外采购商以线上展为主,约6万个展位。(中国青年报)
●肉蛋奶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数据显示,线上肉蛋奶消费呈现明显升级趋势。餐桌消费将持续拉动相关生态快速发展,延长农产品生命线、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对于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升级至关重要。(经济日报)
●重阳节盛行网购式尽孝
平台数据显示,过去一周,健康服务类商品数量同比增长超过10倍,医药、营养保健品类的商品数量同比增长超过1倍。许多年轻人"网购式尽孝",此类订单量高达万单,80后和90后下单量占比超8成。(央视财经)
●年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增长14.6%
IDC《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年上半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约1亿台,同比增长13.7%;全年出货量预计2.3亿台,同比增长14.6%。预计年市场出货量将接近5.4亿台。(电器杂志)
●银发族人均旅游花费增速超过90后
据"银发族"出游趋势洞察报告显示,截至今年10月,携程平台60周岁及以上注册用户量比年增长22%,订单量同比增长37%。近半年来,50后、60后人均花费同比增长35%,增幅超过90后、00后的22%。(第一财经日报)
●双十一前快递开启涨价模式
自9月以来,多家快递企业在浙江义乌开启了"涨价模式"。业内人士分析,快递行业单一价格战模式已经结束,快递价格逐步进入上升通道,预计全国其他地方将陆续跟进。(中新经纬)
●消费新业态吸引年轻人
近来,小众服饰、手办、盲盒、潮牌等成为"Z世代"年轻人消费热点。数据显示,年中国潮玩市场规模接近亿元,预计年市场规模将增至.3亿元;包括汉服在内的小众服饰市场规模到年有望达到亿元。(人民网)
●旅游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旅游市场的平稳恢复,为我国消费复苏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国正在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以旅游、餐饮、文娱等为代表的服务性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在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占比逐渐达到一半左右。(经济日报)
●露营成旅游经济新风口
企查查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新注册家露营地相关企业,同比增长.5%。国内露营虽然增长迅速,根据国外数据看,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期待露营为乡村振兴带来更多推动力。(经济日报)
●"博物馆+旅游"驶入快车道
从携程今年上半年预订数据可以看到,"博物馆+旅游"覆盖各个年龄层的游客群体。其中80后、90后亲子群体是科技、文化科普类博物馆游的主力,占比达七成以上。(人民日报)
●9月份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完成22.7亿件
1-9月,邮政服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4亿元,同比增长7.0%。9月份,邮政服务业务总量完成.3亿元,同比增长12.0%,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完成22.7亿件,同比增长10.3%。(国家邮政局网站)
●小份菜商家同比增长超25%
据某外卖平台数据显示,年设置小份菜的商家同比增长25.43%,南方地区小份菜消费同比增速超北方。菜量一直以"盘大量足"闻名的东北,如今也流行吃小份菜,大连市小份菜消费同比增长近30%。(每日经济新闻)
●海鲜大排档成消费热门之选
中国饭店协会近日发布的《海鲜餐饮行业市场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海鲜餐饮业市场集中度较低,大多以个体经营为主。从消费情况看,海鲜大排档已成为消费者外出餐饮的热门之选。(中国消费者报)
●国货老字号焕新,新品牌崛起
服装、美妆、汽车等行业景气向好,国货品牌成长空间广阔,体现出资本市场对国货品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