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广州日报_日报特点 > 日报广告 > 阅读是种生活方式

阅读是种生活方式

发布时间:2016-3-8 11:51:03   点击数:

温儒敏:网络时代,年轻人大量接触网络信息,当然我也认同这算是一种阅读

(摘自6月8日《人民日报》)

高考刚刚过去,语文作文一如既往被热议一直关注高考和语文教育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日前来到广州,与本报记者谈到如何通过阅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推动素质教育

图/cfp

温儒敏:在我看来,“读”是“读说听写”中最重要的,这关乎到一个学生在成长中,甚至步入社会以后继续学习和接受熏陶的能力所以我赞成“海量阅读”,更提倡大量的课外阅读,我认为没有必要每一本书全都要精读,要容许有相当部分的书是“连滚带爬”地读的,否则就很难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也很难培养起自己的阅读兴趣所以,读好书不求甚解,也并非不好

不求甚解也无妨

br看今天广州日报eak:break-all">

广州日报:您一直提倡年轻人阅读,也经常给学生阅读建议和书单,可如今网络信息极其发达,很多学生沉迷网络,也有家长认为网络里也可阅读,您怎么看这种趋势?

作为语文标准修订召集人的温儒敏,对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最欣赏的一句话正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他更认为,这是整个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精髓所在

例如上海卷,“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要求自拟题目进行写作考生必须理解并抓住人心中那些“坚硬”和“柔软”的东西,比如原则、信念、感情等,去展开论说要写好这样的作文,需要有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而不是非此即彼,或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用名言警句拼凑一下就可以写好的

事实上,各省市的语文命题水平,在作文题上可能是最能见出高低的统一试卷之后的高考作文命题,如何做到既利于选拔,又能对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产生正面的“指挥棒”作用?这是我们所期待的

温儒敏:我反对盲目提倡“读经”现在有些学校和家长一味搞“提前量”,在小学低年段甚至学前班就要孩子们“读经”,是不合适的经典和青少年是会有些隔膜的,青少年不一定喜欢“读经”怎么办?只能慢慢引导,不能强制,时机也同样重要,不宜过急其实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不同年龄段会有不同的兴趣,他们会自我调整,自我塑造不妨让学生多点自我选择,在阅读上给足他们自由度

一年一度的“热议高考作文”,已经成了一种文化看广州日报每日闲情现象今年多数高考语文卷的作文命题,都达到比较好的水平注重思辨和理性思维能力,是近几年越来越明显的命题趋向

正因为阅读如此重要,温儒敏提倡年轻人要把读书兴趣和习惯培养当作最重要的大事“尤其是在语文的概念被多方解读,弄得有点混乱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提阅读的重要性虽然每一代人每个时期对于语文的内容、含义都有不同的阐释有人说语文是读说听写的能力,有人说语文是传承文化的工具等等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我觉得本质还是‘多读书’”

在应试教育面前,年轻人也有两难,一方面要应对考试,一方面要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显得力不从心而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温儒敏认为,从目前国家的大方向来看,应试教育还将长期存在,学生不妨从缝隙中寻求方订广州日报官网法“我们不能把不读书、少读书的原因完全推给高考正如改革很难,但我们不妨迎难而上,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学生不妨把读书当做语文课的头等大事来看待,抛弃过往认为学语文赚不了钱的惯性思维,改变过去对阅读的忽视,建立起阅读兴趣,会阅读、爱阅读的人,爱好与潜力能在相对宽松的个性化阅读中发展,自然视野开阔,知识面也广,考试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写作能力的提高更不用说了这是阅读潜移默化的培养方向,又能避免陷入题海战术”他说

广州日报:现在很多家长或老师都让小孩子从小读经,您怎么看?

广州日报:年轻人应该怎样阅读呢?

又如浙江卷,所提供的材料是: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但金代看广州日报每日闲情元好问则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格有可能是背离的这样的题也是要求有辩证的思维,而且要有较多的阅读积累

break:break-all">温儒敏

本报记者对话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

海量阅读很重要

广州日报:您怎么看待现在社会的阅读氛围?

我最欣赏的还是广东卷的题其提供的材料是:“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要求考生就此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自命题写作这个题写好并不容易,不能只是讲爱护自然,还需要有点哲理的思索

今年出得比较好的作文题,共同点是往理性靠拢,要求对所提供的材料有自己的理解和提升,这体现改革的趋向高考作文当然要考查语言表达,但语言能力的根本其实是思维能力我曾经撰文分析,学生语文能力偏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思维能力低下片面、偏激、虚无、不着调,往往是因为思维混乱语文教学有必要重新强调逻辑思辨能力的培养,把语言表达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才是正路但这种阅读容易浮光掠影,思维碎片化、浅层化所以提倡多读书,还要加上“读整本的书”、“读经典”,这还可以磨磨性子,养成好的习惯与学风如果学生过多接触画面和音响,反而会忽视文字学生对于阅读、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文字的感受就被干扰了,也无法培养语感当下网络上文摘式、快餐式、拼贴式的阅读,甚至会造成思维能力的弱化,这些都值得反思

温儒敏说,在中小学阶段,读书是获取精神和智力成长的主要营养源这个阶段如果注重阅读,将为学生的一生打好基底,如果学生在这个阶段建立起阅读兴趣,将会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受益一生“阅读是种生活方式,无论是教科书,还是闲书,如果学生没有喜欢上读书,没有学会怎么读书,对未来终身学习的能力都是有所损害的当年轻人有了读书的兴趣和习惯,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就会自然而然地带动起来要提升国民素质,提升软实力,改变生活风尚,就要提倡读书”

温儒敏点评2015高考作文

文/广州日报记者 王睿

温儒敏:现在很多年轻人,年广州日报官网电话纪越大,阅读能力越差我认为,一方面是语文教学对阅读不太重视,另一方面是现在社会氛围太浮躁一来,年轻人忽视阅读,看电视打麻将打游戏的人远远多于阅读的人,要改变这种状态就要从阅读开始,从小孩子开始抓起二来,有些人家里完全没有读书的气氛,怎么可能要求孩子读书?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的言传身教是第一位的如果家长自己爱读书,孩子自然也对书有兴趣三来,年轻人在烦嚣的生活中没有沉下心我在山东大学、北京大学都做过调查,大学生认为第一年本科很新鲜,第二第三年开始实习找工作,生活开始浮躁了,根本没有沉下心来读书,这种读书氛围堪忧

break:break-all">

现今的语文教学还有普遍的“一弊”,就是对读书,特别是对读今日广州日报课外书不够重视语文课讲得精细、琐碎,学生却缺乏自主阅读,特别是往课外阅读延伸语文教学有必要回归“本义”——就是多读书、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很欣喜的是,今年有些高考作文命题是注重考查读书情况的,如上海卷、浙江卷,以及教育部“汉语文卷”的命题,都与读书有关,需要读书来“垫底”这些命题,对于语文课营造读书风气是能发挥正面“指挥棒”作用的

有些省市作文题缺少新意,比较“老套”如江苏的“智慧”,四川的“老实和聪明”,湖北的“喷泉与泉水”,重庆的“残疾母亲”的故事,福建的“路”等,都相对较平,容易被套作


白殿疯图片
白殿疯是怎样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tinghui.com/rbgg/14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