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09年15日广州日报A15版刊登了一篇文章《神奇车库:5平方米停辆车》,文中描述了北京四季常绿智能停车场有限公司引进自意大利的立体智能车库产品。
广州日报原文如下:
神奇车库5平方米停辆车从意大利引入的地下智能停车场模式有望落户广州
“停车难”,难于上青天。停车难是如今社会越来越突出的矛盾,为了缓解此矛盾,各种政策、新型车库也应运而生。但在城市密集区,停车难依旧被市民诟病。为何会出现停车难?一个原因是停车位不足,停车泊位供需矛盾严重失衡。然而,在城市“寸土寸金”环境下,土地空间局限性成为停车场建设的最大障碍。
这个障碍如何破?记者了解到,广州白云区一家公司从意大利引进地下智能停车场技术,如果该新型停车场有望落地广州,将有效破解这一难题。“个位的车库占地仅5平方米,上方还可以建设公园,美化环境,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
年,位于白云区金沙洲有一家停车场公司从意大利引入一项地下智能停车场技术,目前与广州一些单位在洽谈该项目,有望落地广州。该公司负责人吴如军向记者表示,在日本,立体停车场已有近三四十年历史,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经验上均已获得了成功。我国也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开发机械立体停车设备,距今已有10年的历程。与广州以往建在室外方形塔式全自动化车库以及升降横移式机械停车位不同,该公司引入的井筒式智能地下停车场模式是一种单体圆形车库,在用地上,具备占地小、泊车量大、选址灵活的优势,适合在城市较密集地区建造。吴如军表示,公司的停车技术只需小区有一块20米直径的空地,且地质条件允许,只需要占用小区5平方米的绿化带,就可以给业主提供个车位。吴如军举例说,一个占地直径有20米的空地或地下室空间,深15至20m,就可以建成6~9层(每层停车12辆)的圆筒形智能车库,可停放72~辆车。车库中间是一台升降电梯,升降电梯将车辆通过智能化识别实现存取车。车库建成后,车库出入口仅占5平方米,可以还路于民,还广场于民,还公园于民。
车库内部示意图
从意大利引入的地下智能停车场模式有望落户广州
★优点多存取车只需45秒
智能化使用便捷:
此停车场采用电脑智能化自动识别技术,人不用下车库,机械托盘自动存取车,每次存取车时间不超过45秒。存取车过程会全程被监控视频记录下来。同时,地下停车场具有活体识别系统,当车上有人(包括小孩)、小动物时,停车刷卡后车不会下库,并会有相应提示,可以让车停在车库更安全、更放心。与传统的地下停车场相比,操作方便,人不用下车库找车,出入不需通过保安管理等繁琐事情,因此也就不需要像传统停车场那种24小时照明与人员巡逻管理模式。
选址灵活占地少:
这项停车技术能够克服现有停车方式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最大优点是解决土地问题。选址方面,适用于小区楼房与楼房之间的绿化、小区内绿化休闲广场、原有三层车库内进行改造建设。只需要在角落位置划出一个直径20米的位置,即可建设。该停车库占地面积小,节约城市空间。车库地面部分除留有5平方米的升降平台外,其他可建设成花园或建筑小品,供人们活动。
防盗防水安全性高:
地下智能封闭式管理,人不进车库,起到了防盗、防晒、防冻、防雨、防刮蹭、防破坏等作用。
装配化程度高:
车库内部结构预制,机械零件、动力设备,系统控制均是工厂加工,标准化、模块化。土建施工同时进行,建造一个圆形停车库土建施工需要天完成,机械安装和运营调试约需80天。
使用寿命长:
以建设成本为例,地下智能停车库每个停车位约投入20万~25万元,该车库建设总投资约万~万元。地下智能停车场土建设计使用年限为99年,机械为50年,零配件磨损更换频率低。
明年春天有望一睹智能停车场风采
据了解,目前,此地下智能停车场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还未有建成案例。报道称,“该停车场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开工建设,建设期为天,到明年春天大家就可以一睹地下智能停车场的风采。”
政策:立体式停车场可办产权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