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猫头鹰也有乡愁
十三五开局之年,为了支撑经济持续增长、引导城市有序扩张,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纷纷提出建设轨道快线的想法。轨道快线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功能怎样?本文分析如下。
一、什么是轨道快线顾名思义,轨道快线的价值体现在“快”,其运营速度通常在00km/h以上。在国外,轨道快线的形式有国铁、穿梭铁路(例如伦敦的NationalRail、Crossrail,东京的JR);有市郊铁路(例如巴黎的RER);也有城际铁路(例如德国鲁尔区城市群的S-Bahn)。在国内,城际铁路与市域轨道快线共同组成超大城市、城市群的轨道快线,例如北京的市郊铁路S2。
城市
伦敦
巴黎
东京
德国鲁尔区
北京
轨道快线
国铁/穿梭铁路
市郊铁路
国铁/私铁
城际铁路
市郊铁路
二、轨道快线的功能功能上看,轨道快线的主要作用有枢纽快速集散、长距离通勤、卫星城开发。
枢纽快速集散方面,机场、火车站等枢纽的交通需求为交通运输方式的转换,通常需要快速、可靠的交通系统,而这类交通枢纽大多远离中心城区,高速公路、地铁都难以满足其快速集散的需要,因此轨道快线有较好的适应性,例如伦敦的Crossrail衔接了交通枢纽希思罗机场与金融中心金丝雀码头。
在长距离通勤方面,轨道快线对50km通勤距离的实现45分钟内衔接,在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外拓的情形下可有效代替常规公交、吸引小汽车出行者的方式转移,例如东京有超过万的就业者(约占就业总数的40%)居住在中心区20km以外,因此轨道快线成为主要的通勤交通工具。
轨道快线对卫星城开发的贡献在于强化卫星城(副中心)与传统中心城区的连接。卫星城在建设起步期,通常缺乏吸引人口流入的“造血能力”,因此较为依赖于传统中心城区的辐射,而卫星城的选择往往远离中心城,若缺乏快速的交通衔接方式,卫星城对传统中心城区的吸引力就大打折扣,也导致其造血能力不足。巴黎在20世纪60年代为了缓解历史城区的居住压力,提出规划8个卫星新城和2条城市发展轴线,为适应卫星城建设需要,开展了市郊铁路快线(RER)规划,在最近的巴黎大区战略规划(SDRIF)中,巴黎还提出新建2条RER大环线串联城市双机场与多个远郊卫星城。
三、广州轨道快线的设想(一)轨道快线走廊与城市功能组团分析
从上述分析来看,轨道快线走廊分布主要有3类:机场-火车站-中心城区,高密度居住区-CBD类产业与就业集聚区,卫星城(副中心)-传统中心区。而广州的城市功能布局特点主要有:城市功能为一主一副双中心、城市枢纽为一主多副网络型、城市就业集聚于珠江新城-琶洲-国际金融城三角区、城市新增居住人口向北部南部东部引导。数据解读来看,广州南沙副中心距离传统中心区的距离超过60km,现状的交通衔接时间超过小时,导致副中心的造血能力较弱;国家三大枢纽之一白云国际机场与广州站、广州南站、广州东站等主要铁路枢纽的距离分别为27km、27km、42km,其中机场与广州南站两大长途运输枢纽的衔接超过90min,导致枢纽型网络的关键节点传输不畅;就业分布来看,珠江新城、琶洲、国际金融城三大CBD的规划就业密度均超过8万个/km2,比国际知名CBD平均就业岗位密度5万个/km2高出60%。就业岗位密度相近的纽约、伦敦CBD地区早高峰的轨道客流强度达2-4万人次/km2,广州中心城区现有的地铁3号线与5号线显然将不堪重负;根据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年以后全市常驻人口可达万,较现状增加万,新增人口将主要向白云、番禺、南沙、东部新城等地区引导,而这些地区的距离CBD的通勤距离均超过20km,通勤交通需要轨道快线来支持。
(二)广州居民公交(含地铁)出行客流走廊分析
公交客流走廊分布呈“4纵横”形态。4纵分别是罗冲围-芳村-广州南站、机场-嘉禾望岗-天-珠江新城-客村-番禺沿线、嘉禾望岗-广州站-公园前-海珠区沿线、车陂、大学城、亚运城;横主要是地铁号线、地铁5号线东西向,连接荔湾-越秀-天河-黄埔。
结合城市布局来看,横与轨道快线的长距离通勤走廊相适应,4纵中的3条与轨道快线的交通枢纽、长距离通勤走廊相适应,车陂-大学城-亚运城走廊与城市正副中心衔接的功能不相符,原因不外乎副中心的造血能力不足、与传统中心城的衔接不便,或者二者皆有。
图广州公共交通客流走廊分析
(三)广州轨道快线方案
广州市轨道快线的功能同样以服务枢纽快速集散、长距离通勤与卫星城(副中心)开发为主。广州市南北狭长的地理特征、白云区-番禺区南北向高密度居住区、天河区-南沙区双中心的南北格局决定,广州市轨道快线的走廊以南北向为主线,东西向为辅线(支线)。
枢纽集散方面,应形成白云国际机场、广州站、广州南站、广州东站、广州北站、白鹅潭、万顷沙、庆盛站、新塘站、增城站与珠江新城CBD、琶洲CBD、金融城CBD的枢纽网络。长距离通勤方面,应服务到白云区、番禺区、黄埔区至CBD地区的快速衔接。支持卫星城建设方面,应加强南沙、东部新城与中心城区的快速衔接,加强从化、增城与主城区重要枢纽的快速衔接。
考虑以上功能,市域可设轨道快线6条:
轨道快线:服务于枢纽快速集散与支持南沙开发。衔接广州北站、广州站、白鹅潭、广州南站、万顷沙站,全长约90.3km。
轨道快线2:服务于枢纽快速集散与南沙、从化开发。衔接从化、白云机场、广州东站、金融城站、琶洲站、番禺枢纽、庆盛站、万顷沙站,全长约29.2km。
轨道快线3:服务于枢纽集散与南沙开发。衔接竹料站、广州站、海珠枢纽、庆盛站、南沙,全长约8.6km。
轨道快线4:服务于枢纽快速集散与东部新城开发。衔接广州南站、海珠枢纽、珠江新城、广州东站、东部新城、增城,全长约75.4km。
轨道快线5:服务与长距离通勤与枢纽集散。衔接荔湾、越秀、珠江新城、金融城、新塘站、增城站,全长约69.km。
轨道快线6:服务于枢纽集散与番禺、萝岗(黄埔)开发。线路衔接广州站、广州东站、新塘站,长约27.2km;线路2衔接广州南、番禺枢纽、萝岗枢纽,长约47km。
轨道快线的选择,结合规划城际铁路与地铁线网考虑。其中轨道快线广州北-广州站部分可由广清城际代替,轨道快线6支线广州站-广州东站-新塘站由穗莞深城际支线替代。
图2广州市轨道快线方案设想
四、展望当下,广州城市化发展将迈入较高水平,城市交通势必向品质化发展。城市轨道快线可有效地串联地区交通枢纽、就业中心与新城中心,形成国铁、地铁之外快速便捷可靠的网络体系,是广州提升交通品质的有力支撑。
线路
枢纽快速集散
通勤
卫星城建设
交通
枢纽
就业
中心
-
南沙
东部
新城
区域
中心
快线
√
√
快线2
√
√
√
√
快线3
√
√
√
√
快线4
√
√
√
√
快线5
√
√
√
√
快线6
√
√
总体来看,在轨道快线的支持下,广州将形成由交通枢纽、就业枢纽、新城中心构建的网络型枢纽城市;通过枢纽形成集约型的发展模式,通过网络实现城市圈层的互联与交互。因此枢纽,将是广州城市发展又一个话题。
参考文献/Reference[]TFLforLondon.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里好白癜风的治愈率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