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广州日报_日报特点 > 日报广告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鲍洪俊从媒体融合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鲍洪俊从媒体融合

发布时间:2017-6-25 17:36:42   点击数:

融合背景下,新老媒体的文风如何兼容?是坚守“高大上”,还是全面“互联网化”?是媒体平台各自为政,还是“采编播发一体化”?

从媒体融合谈改进文风

鲍洪俊毛传来

谈及融合,大家说得更多的是融合的路径、方法等宏观层面的问题,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尽快跟上互联网的节奏、植入互联网的基因,而对于“文风”这样的“老”话题,却有意无意地遗忘了。

传统媒体在融合过程中,首先要治好“四大顽症”:

——大话套话的顽症。官话套话多、八股味重,是多年来传统媒体尤其是党报的一大顽疾,久治难愈。由此带来的“两个舆论场”的割裂,在互联网时代愈加凸显。

传统媒体的融合之路,改变话语方式、告别平庸文风,首当其冲,否则“两个舆论场”就很难被打通,舆论引导更无从谈起。

——华而不实的顽症。如果说,上述的“庸风”是顽疾,这里说的“歪风”则是新病。一些媒体转变话语方式,有些转过头了:过度“新媒体化”、乱用“新语言”、“标题党”横行、“花架子”大行其道。这也是当下一些传统媒体融合走上“歧路”,“歪风”大行其道的一个典型表现。

——低俗粗鄙的顽症。拳头加枕头、盯住“下三路”。作为主流媒体,如果要靠这样的新闻去吸引眼球、赢得流量,价值何在?操守何在?尊严何在?

——情绪宣泄的顽症。仇官、仇富是一些网民群体的极端心态。少数网络媒体甚至主流媒体的网络新闻产品,为了迎合这种心态,炮制了不少“特制”的文风。在社会转型期,网络容易成为大众不良情绪的宣泄口,一些主流媒体不但没有起到疏导的作用,反而助长了这种情绪,此“风”不可长。

那么,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我们到底要怎么改文风?

——立足新闻实践的务实之风。新闻立足于实践,新闻服务于实践,实践导向是改文风的首要导向。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转文风的目标很明确:占领网络阵地,争取网民群体。

那么,网络上欢迎什么样的文章和文风?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会跟“碎片化阅读”联系起来。既然是碎片化,几百字而已,那么文风就应该是轻松、活泼、通俗、俏皮的。

“碎片化阅读”并非真相的全部。无论是什么文章,只要是有价值的内容,就一定会得到认可。自古以来,碎片化阅读和深度阅读这两者一直是并行不悖的,没有谁取代谁的问题。《诗经》《唐诗三百首》多是碎片化阅读,《史记》《红楼梦》是深度阅读,两者都有存在的土壤和价值。网络时代,两种阅读需求仍然并存,并且会一直存在下去。关键,还是内容以及表达内容的方式——文风。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网络时代,“走基层”仍然是需要大力提倡的务实之风。脱离实际、远离基层的新闻作品,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

刚刚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四川日报文字消息《户人的藏乡走出名大学生》,就是一则典型的“用脚走出来的新闻”。一名长期驻守四川阿坝藏区记者站的记者,在与熟识的基层群众聊天时发现了新闻线索,并用两天的时间走村串户,写出了这篇不到千字的消息。这样的作品,是一万个网络小编在电脑前敲破键盘也想不出来的。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最好的新闻永远是用脚底板踩出来的。

——充满理性色彩的思辨之风。好的文风,绝对不能官话套话大话空话连篇,不能无病呻吟,必须要有问题导向。

从新闻从业者的角度来看,记者、编辑的政治水平、业务水平主要体现在围绕中心工作,思考提出当下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上。一位优秀记者一定是勤于思考、精于求证,不断提出问题的记者。

从新闻作品的角度来看,一篇报道的质量归根结底取决于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在众声喧哗且浮躁的网络空间,网民更加期待一个理性、权威的声音,传统媒体尤其是党报理性思辨的文风,尤显难能可贵。

浙江日报把评论提升作为党报内容精品工程的重要部分,作为互联网时代党报重塑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支点,生产出了一大批充满理性色彩、思辨之风的评论作品。如,涉宗违法建筑如何处理,网络上众说纷纭的相关谣言如何看待,这事关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如何在基层落实到位,也是线上线下普遍







































专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tinghui.com/rbgg/738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