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广州日报_日报特点 > 日报广告 > 西周青铜鸟尊设计巧妙活灵活现

西周青铜鸟尊设计巧妙活灵活现

发布时间:2018-11-23 5:11:29   点击数:

精彩内容每天如期与您分享

山西博物院典藏的鸟尊是个盛酒器,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周礼》曾记载周代宗庙礼器有“六尊六彝”,“鸟尊”即是其一。

西周初年,周成王“桐叶封弟”,将自己的同胞弟弟叔虞封到了古唐国。叔虞死后,其子燮父继承封地,因唐地境内有一条晋水,燮父开始称“晋侯”,并最终将唐国改名为“晋”,燮父成为第一位晋侯。而鸟尊的拥有者就是燮父。

鸟尊于年在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号墓出土。考古学家们最终确认这就是燮父的墓葬,从而排列出了从燮父到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的晋文侯共九代晋侯的清晰世序,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整件器物以昂然直立的大鸟回眸为主体造型,大鸟头部微微上昂,双眼圆睁,高冠直立,体形丰满。大鸟的尾部下弯,渐变形成象鼻,象眼、象嘴俱全的象造型,活灵活现,又形成器物的第三点支撑。

在鸟尊背上,一只小鸟静静相依,成为鸟尊器盖上的捉手,腹内和盖内均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表明这是晋国宗庙祭祀时所使用的重要礼器。鸟嘴上喙可自由启合,倾倒酒液时自动开启,复位时自动闭合,设计十分巧妙。

我国古代的青铜器中,整体以动物为造型的青铜器虽然在数量上不算很多,却是精品迭出,尤其是鸟型器皿,可称得上青铜文化的艺术奇葩。

殷商时期最常见的是鸮鸟形象,到了两周,中原和秦、楚随处可见到鹤形象,秦、汉文化常见雁形象,而晋文化则明显偏好于美丽的凤鸟类和凶悍的鸷鸟类,以高超精湛的设计水准和美轮美奂的造型纹饰将鸟尊这种青铜艺术推向了极致。

晋国王室为何偏好凤鸟形象?众所周知,唐叔虞是周室子弟,而周人的凤鸟情结,因“凤鸣岐山”的典故早已家喻户晓。周祖后稷名弃,其母亲名曰姜嫄。姜嫄踩了巨人脚印,诞一男孩,族人认为是不祥之兆,将孩子抛弃。就在男孩在野外被冻得瑟瑟发抖时,空中飞来一群凤鸟,用羽翼来温暖孩子。姜嫄认为此子有神助,决定把他抚养成人,因为曾是弃儿,故取名为弃。虽是传说,但古人相信,没有凤鸟,就没有周人。(广州日报金叶图片为网络配图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章源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







































丙酸倍氯米松粉雾剂能不能治白癜风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tinghui.com/rbgg/967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