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上一篇,我们重点介绍了房地产消费体验时代的特征,这一篇则重点阐述“体验消费给房地产经济带来什么”。
陈仁科老师认为,如果开发商们从一开始就有意识的以一种体验心态,去规划、去设计、去建造、去经营,一开始就有意识的为消费者营造、提供一个可以体验的过程、环境和氛围,那么可以肯定,你所提供的就不是其他人可以模仿的。
1观念上的改变中国房地产风风雨雨走过十多年,其大悲大喜自有历史评说,但房地产作为一个暴利行业却没有丝毫改变,只是进入的门槛提高了,竞争的程度更剧烈了。由此,使得开发商们不得不在经营策略、操作手法上下功夫,凡是其他行业比较成熟的经营方式方法,几乎都被拿来用过。
另外在产品制造上,也力求创新、突破,如建筑布局就从兵营式过渡到组团式、围合式等,外立面有欧陆风格、简约主义,户型结构则有错层、跃式、复式等,配套服务引进会所、重视休闲锻炼功能的设置。
在广告宣传上,更是花样百出、创意空前。服务则引进物业管理,什么帝王享受、五星级的家、酒店式管理。在理论上,诞生了概念地产、复合地产、大盘时代等。中国的房地产正是在这种不断求新求变中,从产品阶段走向商品阶段到今天的服务阶段,并且成为国家的经济支柱产业,其水平在某种程度上说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标准。
但是,房地产行业的剧烈竞争和服务经济的自身局限,以及人类心智的空前发达,其需求内涵的不断扩展,仅靠服务已不能完成竞争,而且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那些还死抱着产品质量加产品服务不放的开发商,注定将被淘汰出局,就和十年前广州房地产三十强到如今只剩下三家一样,绝大部分被淘汰的企业,其根本原因就是跟不上或者说把握不住时代的发展,他们认为:好房子不愁卖,服务劳神费事消费者还不见得接受。
因此,房地产发展商必须首先在观念上要有大的改变,所幸的是目前已有很多企业意识到这一点。随手翻翻报纸,很多广告已经有意无意地将“体验”作为他们向消费者提供的最佳卖点。就在笔者写这篇稿的当日,二00二年九月六日的广州日报,五十六个房地产平面广告绝大部分已在用体验暗示消费者。
东逸花园的广告词就公开提出“体验空间”:爱LOOE在东逸花园的日子——意味着,拥抱更宽广的体验空间!
这里我们不妨将一些广告词排列出来,看看都是怎样表现的?
生活,因为绿色满园无限延伸——南浦海滨花园
陶醉、香槟金色的华贵——时代花园
新境界、心生活——怡雅苑
与绿叶为伍、与鸟雀为邻,清新自然、学府为家——天一新村
在小鸟天堂听歌,到江边漫步,乘地铁上班——栢惠花园
当美丽不再神秘,当美丽实在呈现眼前时——华逸锦轩
这样的风景天天都在身边——白云高尔夫花园
离尘不离城是一种地位——金麓山庄
国际生活礼遇可以拥有,您又何必只是羡慕——希尔顿阳光
领秀]以整个大自然为序幕——汇景新城
左岸我的视听室——丽江花园左岸
这些广告词都没有直接诉说楼盘的规模有多大、材料多高档、设计多先进、服务多尊贵?他们只是向消费者暗示:这里和别的地方不一样,住在这里您将得到某种独特的体验。如与小鸟为邻、拥有国际生活礼遇、到江边漫步等,而这种体验正是现今大都市人最为羡慕、最为期盼的生活。
我们再看看一些广告对这种体验的描述,以丽江花园左岸为例:“左岸依水而筑,清溪从门前漫过,涟漪随脚印迭起,人文与自然得以完美结合,满溢自由和飞扬气度。在左岸,湖光山色即是你的视听室,自然的天籁之音,即是你视听室里永恒的曼妙音乐:风声、雨声、溪流声、瀑溅声、江涛声、叶落声、花语声、鸟鸣声、虫叫声……湖光山色揽纳你如居如室,左岸,心与身的停靠所在,灵魂憩息的彼岸。”读过这段文字,我们会有什么感受?你只有想象,在想象中把自己溶合其中。你能得到什么?你什么实际的东西都得不到,只有一种体验,一种非常愉悦的体验。
无独有偶,同是当天的广州日报,有个记者也似乎感觉到了体验消费的到来,她用很大的标题报道:房子舒服业主舒心!舒服是什么?没人说得清,但人人都能体验得到。开发商、广告人、媒体记者都不约而同地开始意识(只是意识)到体验在房地产消费中的巨大作用,又说明了什么呢?
体验经济到来了!该是改变观念的时候了!
2避免同质化中国人的模仿能力可能是世界第一流的,“一窝风”现象也可能是中国独有的。只要是新东西、好东西,既不怕你大也不怕你小,要不了几天,神州大地就会到处都是。
房地产也不例外,从中国房地产真正走向商品化的那一天起,同质化就未能避免。特别是近几年,一会儿“欧风“一片、一会儿到处是洋房,有人做生态住宅,不几天,仿佛全国都成了生态,复式好卖,不管是高层多层,也不管是经济房还是豪宅,呼啦啦都搞复式单位。最严重的是外立面的同质化,造型、颜色、用料都一样,把一个本来丰富多彩的城市搞的如此呆板、单调,不知那些开发商想没想过,历史和后人会对他们怎样评价?同质化带来的恶果,除了对城市形象造成极大的破坏外,对发展商自己也没任何好处。市场永远不会接受同质化。消费者要的是一个家,一个自己的不同于别人的家,一个能融合自己个性、感情、爱好、习惯的舒适的家,既然你的和他的和他他的都一样,我干吗选你的?
所以,在硬件上无法避免后,一些开发商就开始认识到服务在竞争中的作用了,但是,他们不知道,服务也是可以模仿的,而且服务以一种共性的方式提供给每一个独特的人,其消费者得到的最终服务效果又怎样?我们可想而知。
马斯洛提出人的五种需求,其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马斯洛在这里强调的是“自我”,也就是说,人的需求发展到最高层次后,那些共性的、同质的、不自我的需求提供物是无法完成实现的。要完成自我实现唯有体验,因为只有体验是完全自我的。
如果开发商们从一开始就有意识的以一种体验心态,去规划、去设计、去建造、去经营,一开始就有意识的为消费者营造、提供一个可以体验的过程、环境和氛围,那么可以肯定,你所提供的就不是其他人可以模仿的。
3体验排除价格竞争在《体验经济》这本书里,作者开篇就举了一个例子:咖啡。咖啡作为产品在期货市场时,其价格大约为5——25美分一杯。等到了街头咖啡店,属于商品时,可以卖到0。5——1美元一杯。如果到了一家五星级酒店,同样的一杯咖啡就要卖到2——5美元,因为顾客要为服务付费。但是到了法国圣马克广场的弗劳里安咖啡店,一杯咖啡则卖到了15美元。
一杯咖啡真值这么多钱吗?值!因为这里提供的已不仅仅是商品和服务,而是一种让人意犹未尽的体验——边饮咖啡边享受法国古城的浪漫。其实,象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同样一件衣服,在广州上下九步行街是元,到了天河城就可能是元或者元。
近日,广州日报有条消息,广州出现元一张的贵宾电影票,预定的人还非常踊跃。这并不表示广州人的收入已普遍高到用元去看一场电影,但为什么这个天价又会受到欢迎呢?消息的标题已经告诉我们:电影院要变高级社交场所。这就是说消费者进入电影院不再只是观众,进入电影院得到的不再仅仅是视觉的体验,而是由观众变成了参与者,电影院提供了另外的一种体验需求,提升了原来的体验环境,所以顾客愿意为这个新的体验环境付元的门票钱。
对于体验只要是合适的能给自己提供愉悦的,就不是贵的,就是物有所值的。人们愿意为体验付出高价。咖啡从1美元卖到15美元,咖啡还是那个咖啡,但因所卖的地点、环境不同,人们品尝咖啡时的体验不同,其价格和价值也就当然不同。
现在,房地产市场总体供大于求,在激烈竞争中,降价已成为很多发展商不得已的手段。
最近,广州雅居乐第二次开盘,其竞争利器就是降价,每平方米比第一次下降元,虽然发展商一再遮掩不想打价格战,但价格战的烽火已经点燃。一旦开战,定会血流成河、尸魂遍野。企业的市场形象受损自不必说,关键是降价以后所争取的市场并没有扩大。但在现今条件下,以广州华南版块十多家发展商每家动则上千亩的开发规模,至少须一百万人居住,如此激烈的竞争,不降价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追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开发商在开发产品时,还在产品的规模、规划、概念、质量、服务等产品的内在方面打转转,而没有将开发理念上升到体验高度,没有给消费者提供一种愉悦的、让人意犹未尽的体验产品。在如此同质化的时代、如此多的选择余地下,要消费者多掏钱,无疑痴人说梦。
但是,如果有谁以一种体验的态度去进行开发,比如说,将几千亩的规模规划为一个带有西欧风情的大城堡,或者建成美国西部的大农场,维也纳的音乐林,总之给消费者提供一种向往的惊喜,那么消费者买的就不仅是房子,而是与房子相关联的体验。我们前面的举例说明,消费者愿意为体验付高价。
相关内容:
仅靠温泉就能做温泉小镇?陈仁科说:“不!”
三年后,在几千个小镇搏杀中,品牌是你唯一的依靠
陈仁科为中南集团百名领导讲特色小镇学员感慨:“听了还想再听!”
云南商业如何盘活?陈仁科首提“新商业模式”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