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广州日报_日报特点 > 日报简介 > 民俗为什么要给孩子压岁钱,知道来由的

民俗为什么要给孩子压岁钱,知道来由的

发布时间:2019-7-25 11:05:54   点击数:

了解花都从这里开始

广州人春节期间(含年卅晚和初一至十五)有派压岁钱和派利是的风俗,其来历和怎样派都有许多解说。

一、压岁钱的来历

广州人至今仍然很重视在年卅晚派压岁钱给未婚的晚辈。派压岁钱源于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

古时候,除了“年”这个怪物要驱除外,还有一种叫“岁”的怪兽,每到年初就会出来杀害小孩子,所以大人在年初每晚都要守护在小孩身边,见“岁”一来便大声驱赶。有一年,有个小孩拾到八枚铜钱,他很高兴,就把铜钱藏在床枕头下,有次年初一晚上“岁”出来要害这个小孩,大人正想驱赶,怎知枕头底突然射出光芒,“岁”一见到,吓得浑身发抖,马上逃走了。大人觉得奇怪,便把枕头移开,发现原来是有八枚铜钱。以后每逢过年,大人便用一条线串起八枚铜钱,挂在小孩身上,借此驱走“岁”,所以就称为压岁钱。

经过长期演变,这种风俗就成为每年年卅晚守岁之夜,祭拜神佛、祖先后,未婚晚辈还要叩拜长辈,长辈坐在厅上正中,未婚晚辈要向长辈逐一叩拜,如是父母,叩拜时就叫“爷爷、嫲嫲(即祖母)健康齐眉,长命百岁!”对父母就叫“父母大人,恭喜发财!”长辈接受叩拜后,立即拿出一封大利是(红包),内装有钞票,称为压岁钱。现在生活好转了,多是用红色的百元大钞,有一百,也有二百或三百,或八百,都是直版的新银纸,利是封选用印制漂亮,有吉利文字的红包,既美观又吉祥。广州人派压岁钱,并非钞票越多越好互相攀比,而是讲好意头,多少无拘。晚辈收到压岁钱,不能急忙就拆开,特别是在长辈面前拆封被说是散财,不吉利,而是要收藏在自己床头,至正月十五日才能拆开使用。但现晚辈收到压岁钱后,多是存几日就开封取钱使用。

二、派利是(红包)的风俗

派利是(红包)是派压岁钱的总称,都是红色纸制的封,内装钞票。但派利是范围比压岁钱更广泛。一般由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初次见到亲朋戚友的未婚晚辈,都要派利是。这些未婚晚辈也会毫不客气地,向这期间初次见面的长辈主动祝贺,说:“恭喜发财,利是兜来!”

派利是的长辈就会回敬一句“快高长大,步步高升!”所以春节期间(指正月初一至十五日)都要准备好许多包利是。按亲密关系,分两种金额,一般是5元或10元,关系密切的20元,也有元的,但也有讲究寓意,封8元、88元、98元、也可以,千万不要封4元、40元、70元,广州人认为7和4都不吉利。

现在派利是,还发展到派给邻居(同一小区)的孩子,也派给小区内的门卫、环卫工、快递员等,以示答谢他们一年来为大家提供服务。

还有一种是叫开门利是,多是企业过完年假,职工回来上班首日,也派利是,图个吉利,新年企业大展鸿图。

三、派利是风俗的来由

派利是,早先也有人称为派利事或派利市。

不论如何叫法,都是出自一个典故。利市一词最早出自《易经》,是利多本少的意思。元代《俗谚考》亦说“为了吉兆,要向主家讨个利市。《易杂注》载有“营商利市,营达利事”,意思是利于做任何事。由于“事”和“是”古语是相通的,所以又叫利是,都是图个吉利。由于都是用红纸包住钱币,所以俗称红包。后来印刷技术发达,就改用红纸做的封包,称为利是封。随着人们对喜庆吉利的追求,利是封设计越来越美观,封面有吉祥文字,有美观的图案。甚被印刷成既吉祥美观,又有广告宣传作用。据《广州日报》年1月26日载:广州有个“利是封大王”,收藏了有6万多个利是封,其中有一个(如图)印有“恭贺新禧”,“广生行有限公司”图案印有两个美女,另有小字介绍公司营业范围。也有些银行年尾派送利是封给客户,印有银行名称和存款的意义的广告语。也有宣传提倡勤俭持家等。

带有广告宣传的利是封

压岁钱利是封

--------------------------

编辑:小狼

你是本土花都人,你要了解祖先

你是新花都人,要了解花都历史

弘扬本土文化,欢迎转发,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来源“花都人”

花都人:扫,

或长按指纹加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土方治疗白癜风
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tinghui.com/rbjj/1048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