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广州日报最近,大学生受骗案接二连三的在全国各地发生,将通讯信息诈骗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讲真,如今这类诈骗还真是猖獗!
比如:
高明的骗子盗取你个人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诈骗↓↓↓
智商欠费的骗子也比比皆是
不信你看↓↓↓
冒充「私生子」就算了,
有的骗子上来开口就叫「爸」、「妈」……
好吧,你确定性别能对得上号吗?
年龄合适吗?
这是哪个部队的?叫你们领导来见!快!
有本事干见不得人的事儿,
有本事也接接电话呀!
还有的骗子,可能平时光顾看新闻练本事了
却没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借1万还万!数学肯定是体育老师教的……
体育老师懵了,这锅我可不背!!!
当然
对于双商感人的诈骗犯们,
机智的网友向来不会心慈手软(fangguojihui)↓↓↓
此外,还有诸如「快递卡单」、「参与节目中奖」等常见的电信诈骗,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但是!当你面对模棱两可的短信求助时,
又该如何求证核对呢?
方法如下——
小贴士:面对18种常见电信诈骗手段,你该咋办?
1、号称机关单位发放补贴
手法:冒充教育部门发放「助学金」,冒充医保局发放「新生儿补贴」,冒充税务局办理「汽车或房屋退税」等。通常要求接听者把「手续费」等打到指定账号,并承诺之后返还。
支招:这类政策通常会按照重大事项公示制度进行通告。如若不确定,可上网查询或拨打相关单位的电话进行咨询。
、「公检法」等机关要求协助
手法:冒充公检法机关「怀疑你涉嫌洗黑钱」、「法院传票未领取」、「刑事案件需要协助」,先将人震慑住,骗取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后,要求事主将资金转移到指定「安全账户」。
支招:接听人应保持警惕,及时报案,并向相关单位咨询,不要轻易汇款。
3、「航空公司」提醒航班取消/改签
手法:骗子冒充航空公司称「航班取消/改签」,通常提供的姓名、航班等信息都是正确的,并要求事主转账支付「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