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广州日报_日报特点 > 日报简介 > 1988北京国际新闻摄影周一个被国人遗

1988北京国际新闻摄影周一个被国人遗

发布时间:2016-11-26 1:08:35   点击数:

这几天,第3届北京国际摄影周在中华世纪坛如火如荼地举行。但是,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早在年的北京,天安门附近的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就曾举办过一次堪称改变中国摄影方向的大规模摄影展览,名为“北京国际新闻摄影周”,当今摄影界的风云人物在回忆那段时光时无不认为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中外摄影交流盛宴。高质量的展览作品、国内外知名摄影人、系列专题讲座给中国摄影界带来冲击与改变直接影响了摄影在中国的蜕变与发展。遗憾的是,往日辉煌至今鲜少有人再次提及,年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摄影艺术史》对此更是只字未提。今天,我们刊登一篇回忆年的那场摄影周的文章,作者巴义尔,曾任当代摄影学会秘书,全程参与了北京国际新闻摄影周,让我们跟随他的文字来一同回忆那段令国内摄影人心潮澎湃的历史片段。

排队买票参观国际新闻摄影周的人们杨秉政摄

中外精英相会天安门

《北京国际新闻摄影周》是年11月21~28日期间,中国摄影界与外国摄影界的高层次、近距离的首次接触,当比中国新闻摄影界的“奥林匹克”式的“世博会”。

该活动由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人民日报社、中国日报社、中国青年报社、中央电视台、当代摄影学会等6单位联合主办。摄影周期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举行了三个大型国际新闻摄影展览:《摄影术发明周年》、《目击者:世界新闻摄影三十年》展、美国《联系图片社新闻摄影十年》展。活动期间美国派来由柯达公司副总裁雷曼德·德蒙林(Raymond·Demoulin)率领的、包括著名杂志编辑、图片社总裁等组成的强大阵容代表团以及由主席尤普·斯瓦特(Joop·Swart)率领的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代表团。美国联系图片社总裁罗伯特·普雷基(Robert·Pledge)、马格南图片社总裁福兰斯·何贝尔(Francois·Hebel)、西格玛图片社总裁爱林·拉丰(Elianc·Laffont)等世界著名图片社的总裁都悉数出席。

年适逢摄影术公布周年(年),美国著名的《生活》杂志社随团带来大量的《LIFE——YEARSOFPHOTOGRAPHYANNIVERSARYISSUE》专辑,与其他摄影展的数百幅经典作品一道,构成了立体的、真实的、原创的外国摄影信息群,令中国摄影人大开眼界。

《目击者:世界新闻摄影三十年》大型展览之后还在广州、上海、武汉、重庆、成都、沈阳、哈尔滨、西安、郑州、太原、青岛等地展出,同样引起轰动。

为什么摄影术发明在法国,而这些有名的展览和摄影经典作品都来自美国?早有专家考证,美国虽然不是摄影术的发明国,但将其带到美国的是美国的电报发明家塞缪尔·莫尔斯,美国人的创新精神给摄影带来了许多革命性的发展。不久,柯达公司就诞生在美国。“在美国,照相馆的数量是书店的14倍,世界著名的摄影家和图片社半数以上在美国”(当代摄影学会会刊《交流·联络》总第9期,年)。与摄影相关的电影在好莱坞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当今的互联网、能拍摄的手机,处理图像的苹果电脑等,无不深深地打上了美国的烙印。

年11月21日上午10点,雄伟的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三个大型摄影展开幕,在中国改革开放已达十年的热火之际,也依靠着杨绍明(时任当代摄影学会主席)的巨大的人脉资源,展览开幕式的规格很高。全国人大常委会万里委员长出席剪彩,副委员长程思远出席,前国防部长、军旅摄影家张爱萍上将出席,还有几位部委级领导如李定、王枫等,主办单位的领导、社长或总编辑屈北大、谭文瑞、陈砾、冯锡良、徐祝庆、李华等,外方嘉宾悉数出席,美国使馆也派员出席,杨绍明主持。开幕式的空间并不宽敞,又是摄影家们的集合,场面拥挤却也火爆,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瞬间,这大概是摄影展的“近水楼台”吧?

杨秉政拍到一个精彩的瞬间:张爱萍将军拿着相机对着万里委员长和外国摄影家拍照。大人物带相机出席仪式已属罕见,但在这里却无比亲切和趣意十足。

张爱萍将军在拍摄杨秉政摄

就摄影活动而言,之前之后的任何活动都没有超出这一次的被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皮肤病专科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tinghui.com/rbjj/392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