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项目同日动工,一季度经济增速高于北京上海
近日,广州经济捷报频传。4月28日,广州公布经济数据,一季度广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增长8.2%,高于全国全省。横向来看,广州GDP增速高于北京的6.9%、上海的6.8%。
在广州经济数据公布前一天,思科(广州)智慧城项目、广汽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南沙横沥岛开发、广州地铁18号线、中铁隧道局全国总部基地在广州同日动工。据初步估算,项目全部落成可为广州每年带来逾亿元产值。
记者梳理发现,一年来,广州通过提升效率、创新招商模式等方式,吸引了迎来一大批国内外“巨无霸”项目纷纷落户,成绩斐然。
枢纽型项目纷纷落户
此次同日动工的五大项目,都与“枢纽型网络城市”建设有关,可为广州带来大量的企业、产值与就业岗位。
以思科(广州)智慧城项目为例,自去年4月22日正式签约以来,18家思科的合作伙伴就提前来到番禺区实地考察。东华软件、城云科技、大同股份、广达电脑、易和信息、思创华通等10家国内外一流软件信息企业纷纷进军广州。
动工现场,思科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罗卓克表示:“我们希望能够充分利用思科在智慧城市领域的丰富实践,携手政府合力打造全球创新经济新标杆。”
重点布局汽车制造、汽车研发、汽车金融、汽车文化、汽车旅游、汽车商贸六大业态的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也将打造一个汽车产业枢纽项目。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表示,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预计总产值超亿元,带动就业人口超2万人。
在南沙明珠湾区横沥岛整体开发项目现场,广州地铁18号线横沥站的站牌已经竖立起来。这条地铁将连接万顷沙、广州东站等大型铁路枢纽,与广深铁路、规划城际线等多条铁路接驳,规划年底建成,成为贯通广州南北的新动脉。
一同动工的中铁隧道局全国总部基地项目,将迎来中铁隧道集团总部及25个随迁机构。中国中铁总裁张宗言表示,以中铁隧道局全国总部项目为主力的中国中铁“军团”,预计可带动南沙GDP年增长逾亿元。
不仅如此,近一年来,广州通过高端会议落户项目中,还有GE国际生物园、分众传媒总部、复星集团南方总部、小米集团华南区总部、TCL云计算产业园、国药集团华南地区医疗耗材供应链平台、中铁建南方总部基地等投资总额超10亿元的大项目。
“广州魄力”为招商加分
记者观察发现,枢纽型项目纷纷落地的背后,是枢纽型网络城市建设取得进展,让广州吸引力与日俱增。一组数据可以间接说明——
天,这是富士康10.5代8K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项目从意向到谈判,从签约到动工的时间;
92天,这是思科智慧城项目从在达沃斯签署合作备忘录到正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的时间;
3天,这是保险业百年老店苏黎世保险集团的广东分公司从拿到保监会批文到办好营业执照时间。
苏黎世保险中国区总裁于璐巍说,在广东分公司筹建的过程中,让他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广州效率”。在“广州《财富》全球论坛华盛顿推介会”上,GE公司副总裁KaranBhatia点赞“广州速度”:“我们在广州的项目,18个月就建起来了,在美国要5—8年才能完工。”
除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广州还主动出击,对接全球资源。以思科(广州)智慧城项目,去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广州代表团找到思科公司,签署建设万物互联制造云中心备忘录。
4月25日,广州市代表团一行就走进东京,在“广州《财富》全球论坛宣传推介会”上展示广州新面貌,还先后拜访了野村证券、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日立制作所、三菱商事、本田技研工业等日本著名企业及机构,邀请他们参加12月的广州《财富》全球论坛。两天后,代表团又马不停蹄地来到新加坡,以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的发展成就为切入点,介绍了广州的投资营商环境,向新加坡企业家伸出“橄榄枝”。
不断创新招商模式,也让广州赢得大项目青睐赢得先机。
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认为,广州的一系列举措已获得国际社会对广州投资贸易环境的认可。“广州速度”“广州效率”频获点赞的背后,是平均每3天推出一项改革举措的“广州魄力”。
“开放广州”拥抱湾区
围绕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总目标,广州着力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走出“云山珠水”的传统城建格局。
投资亿元的地铁十八号线,定位于快速连接南沙新区和中心城区的市域快线,将实现从南沙到广州南站25分钟、到火车东站30分钟的时空目标。这背后指向的,正是枢纽型网络城市的大布局。
正着力打造广州东部枢纽的增城区,今年3月1日,就迎来了全球强富士康投资达亿元大项目动工。未来这里将产出世界最先进的8K显示屏。国际科技创新枢纽主战场之一的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在3月21日迎来总投资22亿元的百济神州生物药项目在中新广州知识城破土动工。
白云花都依托广州北站、白云机场,正努力携手打造空港一体的国际航空枢纽;荔湾则着力打造白鹅潭CBD、加快建设广钢新城。
从南沙到番禺,从白云到花都、黄埔,每一个产业要素、创新要素集聚的区域,都是枢纽型网络城市的重要节点。
通过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打开发展的空间,营造更优的发展环境,聚集高端要素。广州的做法是经济“脱虚入实”的新尝试,也顺应了中国新一轮城市化可能出现的模式转向。
值得 从天河、海珠到番禺,高端产业和创新要素从核心区向外扩散,恰恰证明了这座城市的远见。那就是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拥抱粤港澳大湾区时代。。
《南方日报》年4月30日A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