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
砺
前
行
香港回归二十周年高端访谈系列报道
位于上环的信德中心,是香港人流量最大的地方之一。霍震霆把办公室设在这里,窗外的维多利亚港一览无余。
作为土生土长的香港人,霍震霆已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大半生。香港回归之后,霍震霆的人生坐标也发生了变化,现在“香港是家、番禺是家、北京也是家”。
“香港回归的二十年,是社会变化最快,中国发展势头迅猛的二十年,虽然香港和内地的历史背景和经济状况存在一些不同,但时间可以证明,作为‘一家人’,两地青年的脑海里传承着共同的记忆。”说起香港回归20周年来中国的发展,霍震霆依然心潮澎湃,“如果说香港回归前十年,大家对未来还看得并不是特别清楚,那么20年是一个很好的节点。现在正是两地年轻人发展的最好时机。”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安娜黑框眼镜、头发后梳、西装革履,霍震霆这一深入人心的经典形象,已经与霍氏家族的传奇历史融为一体。
香港回归20年来,霍震霆一定是两地居民最熟悉的香港人之一。霍震霆是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著名实业家霍英东的长子。这些年,对他略有了解的人,都会给他打上“体育”的标签。这与霍家几代人为我国体育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不无关系。
霍震霆在父亲霍英东的油画像前。
传奇人生体育世家的奥运“推销员”从年开始,霍震霆就和霍英东一起向世界“推销”中国体育,帮助中国足球、羽毛球、自行车等项目在国际协会中恢复合法会籍。
年,北京成功申办年亚运会时,他们当即捐出1亿港元用于亚运村兴建,并捐建了当时亚洲最大的游泳馆——英东游泳馆,以及武术馆、体育博物馆。在北京申奥的漫长历史中,霍英东带着霍震霆多次往返国际奥委会总部。随后,霍震霆接替年事父亲的使命,在各个委员中斡旋,为北京申奥成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北京申奥成功后,他们又捐赠2亿港元用于国家游泳中心建设。
当年,霍震霆为了争取在香港分办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游说了国际马联里几乎每一位公主和王子,每天从早上6时到下午3时,他几乎要绕香港半个圈。香港能在年的历史上,第一次承办体育领域最高级别的比赛,霍震霆至今无法忘记当时的激动。
雅典奥运会结束后,中国的奥运金牌得主被邀集体访问香港,在香港掀起了一股体育旋风,这正是霍震霆的主意。
霍英东去世后,霍震霆带领两个弟弟霍震寰、霍震宇,全面接管了霍氏商业帝国和父亲热心的体育事务。
除了体育事业,霍氏家族更是对家乡番禺的建设和公益事业也充满了热诚。他们先后捐助建设了番禺宾馆、洛溪大桥、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中山大学英东体育中心、医院霍英东心脏中心大楼等在内的数百个项目。捐款总额逾亿元。
霍震霆办公室的奖牌。
谈回归二十年我们相处是成功的广州日报:你是香港回归的见证者,十年前,你谈到香港人心态的变化时说到,大家的主人公精神更强了,对社会事务的参与度更高了。现在又一个十年过去,你看到香港人心态上有怎样的变化?
霍震霆:二十年前,香港和内地差别很大。回归之前,国际社会对香港的评价不一,大家都觉得前景不太明朗。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香港回归之后,在“一国两制”的治国方针下,香港依然保持着稳定和富庶。这离不开国家对香港的支持。当时为了维护香港的稳定,给了我们很多特殊的政策。
比如,从年签署的CEPA协议(CloserEconomicPartnershipArrangement,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英文简称)。在这一协议框架下,香港和广东的企业都发展了起来。
现在两地的发展形势都有很大的变化。我们要考虑到香港的历史背景,香港有年的殖民历史。当年做为殖民地:语言是以英语为主导,另一方面,文化上也很受西方的影响。
但是,我们和内地是一家人,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社会制度之下,我觉得我们这二十年的相处是成功的。
广州日报:你怎么看香港和内地的融合?
霍震霆:如果你问什么是香港人,我就是在香港出生长大的。几十年来,有上百万人从内地来到香港,他们不是在香港出生长大的。比如,我们前特首董先生就是从上海来的。我们很多优秀的运动员也不是香港出生的,他们不是本地人,但对香港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些年来,两地已经融为一体了,大家应该看到这些。
谈未来积极参与到内地的发展中去广州日报:近二十年来,香港和内地都在发生巨变,你觉得香港在未来发展上的定位是?
霍震霆:以前两地因为交通的阻碍来往不是特别多,现在高铁也发展起来了。两地的交流越来越多了,从经济角度来看,以前两地差距很大,现在正趋于平衡,而且内地发展的速度更快。我经常去内地,看到内地惊人的发展速度。现在都在谈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正好可以通过香港这个“桥头堡”走出去。现在两地往来多了、通婚多了,经济交往加强了,在文化、体育还可以再多交流。
广州日报:你怎样看待香港与内地未来的协同发展?
霍震霆:现在社会发展很快,可能上一代人觉得工作好一点,生活好一点,就已经很满足了。但现在年轻人,面临很多变数,他们可能对长远看不清楚。你看这二十年,改变很大。比如一部智能手机,就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这种变化在将来可能更快。
这二十年,香港能有今天的繁荣,离不开国家对我们的支持。香港人应该动脑筋想一想,能通过什么渠道,参与到内地的发展中去。香港的年轻人更应该如此。
谈体育运动不只为拿一块金牌广州日报:在过去的二十年间,你在我国体育事务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未来在体育事业上还会做哪些发展?
霍震霆:作为香港奥委会会长,我希望多给运动员一些鼓励,因为他们一直专注做一件事,为国家和地方做出贡献。我觉得运动不只是拿一块金牌,应该让它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一定要有平衡的发展,我希望将来全民都能参与体育运动。另外,体育也是很大的产业。很多世界著名品牌都是广东制造的,但我们的自有品牌影响力还不够。香港在这方面有一点经验,可以把体育产业发展起来。
广州日报:未来的体育之“棒”会传递给家族中的哪一位?
霍震霆:现在内地的优秀运动员都成为我们的一家人了。我两地都有家,在香港有家、番禺有家、北京有家。我的孩子们对体育都很有兴趣。大儿子对奥运工作更专注,二儿子则对足球有兴趣。他们代表了一帮年轻人,都不错。
霍震霆办公室里的奖牌和合影。
谈年轻人是有理想的一代广州日报:在你看来,现在两地年轻人和二十年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霍震霆:现在年轻人的变化很大。和以前相比,年轻人已经有了不同的诉求。不仅是温饱和工作,还有自己的理想。年轻人都在讲“共同回忆”,比如,有些历史建筑被拆掉了,哪些地方环境被污染了,两地年轻人有了很多共同语言了,他们也是有理想的一代年轻人。
广州日报:你对现在的年轻人有什么期望?
霍震霆:我现在不论是走到世界上其他国家,还是回到老家番禺,骨子里都受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影响。我觉得可以通过不同平台,向年轻人多传播一点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
广州日报:你对现在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
霍震霆:如果年轻人能做点小的创业项目,将来会有一个很好的前途。现在内地建设是一个大发展的时代,广东有多万人,再加上香港的年轻人,大家把力量合聚起来,把年轻人的理想和才智发挥出来,那将是另外一番天地。
广州日报:你怎样教导自己的孩子?
霍震霆:我的孩子们都不错。我没有给他们什么压力。同时,他们有志愿在内地大展身手,他们的普通话比我说得好,对内地的了解也比我深。我希望他们保持国际视野,同时多了解我们国家发生的事情,参与内地的发展。
我的孩子们都很爱国。而且我们这一代香港人有个特殊情结,总是希望能为家乡做点事。每次回到家乡,看到家乡发展起来,就觉得很安慰。我们国家现在提出“大湾区”,“一带一路”,希望我们也能积极参与到内地事业,共同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
谈未来十年这是发展的最好时机广州日报:你觉得香港未来发展的动力和优势在哪里?
霍震霆:我觉得香港有今天,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汇集。香港是一个很包容的地方,它有一个“优才计划”,把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香港。香港回归之后,他们都可以参与到香港的发展中来。很多外国人就是看重中国长远的发展。现在欧美的经济都发展成熟了,他们看到中国发展的大机会来到香港,正是因为香港是一个对外的、多元的、包容的地方。
广州日报: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国家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发展,香港的未来,同时也是整个南中国地区的未来,在你看来,香港发展的前途在哪里?
霍震霆:广东有多万人,是全国发展最快的地方,还有两个特区的优势,加上东南亚的发展,还有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前景是无限的。
香港是通过年慢慢建设起来,而现在内地不少城市几十年就发展起来了。所以我们感到压力蛮大的。现在香港特区政府正在积极地与内地沟通,不仅是谈,还要做,因为时间是不会等我们的。二十年是我们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国家发展最好的时期。香港有很多专业人士,他们具有国际视野,现在也是你们年轻人最好的时机。
他反向采访了记者
霍英东油画像。
与记者约定见面的当天,恰逢香港持续大暴雨,在特区政府的应急预警下,一些公共交通不得不暂停运转。但记者赶到约定地点时,霍震霆已经提前一个小时抵达,早早开始了他的工作。
采访在霍英东集团的会议室内进行,这里摆放着霍家这些年来所获得的各种奖章和纪念品,承载着霍家几辈人的梦想。
从知天命到古稀之年,二十年前,霍震霆凌然锐气,二十年后,霍震霆宽容霸气。
香港回归二十年,看起来弹指一挥间,但对于霍震霆来说,却是人生的一段伟大历程。
谈到内地的发展,霍震霆眼里充满了急切,说话的速度也快了起来。采访结束后,他请记者留步,希望能反向对记者进行一个采访,从各种不同的视角来更多地了解内地发展,了解南沙发展。
他的关心是真切的,他很认真倾听着发言,陷入深深的思考。
记者手记广州日报机动记者部出品
编辑:陈诗蓝
投稿、转载或合作等事宜请联系gzrbjdjzb
.治疗白癜风北京医院白殿疯的症状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