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广州日报_日报特点 > 日报简介 > 解码广州丨有一种美叫余荫山房

解码广州丨有一种美叫余荫山房

发布时间:2019-1-19 15:16:16   点击数:
摄影/郭嘉亮(除署名外)"余荫山房"建在远离城镇的偏远地区,显现出主人藏而不露的内敛性格,

这也使它成为广东四大名园中保存最好的园子。

"庭前花开落,窗外云卷舒。"有一种美,叫余荫山房。余荫山房余荫山房是广东四大古典私家园林之一,位于广州番禺区南村镇,始建于清同治六年(年)。原园主人邬彬(—年),字燕天,同治六年(年)乡试中举,族人将建造祠堂所剩的土地赏给邬彬建园。同治十年(年)建成,为纪念和永泽先祖福荫取"余荫"作园名,因地处偏僻的东源坊岗地之下,故用"山房"这个朴素名称,以示谦逊。余荫山房不但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还有着自己鲜明的地方特色。建筑与园林相互辉映,传承了岭南庭院小巧玲珑风格,设计巧妙得当。

亭、堂、楼、榭与山、石、池、桥搭配自如。布局紧凑,给人清幽雅静之感。

门联所题"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正描绘这名园的一大特色。

航拍余荫山房绿意葱茏。黎旭阳摄

步入园内,先来到的是一间陈设简朴的小屋,一排"满洲窗格"镶嵌的蓝色玻璃,透过玻璃的重叠变换观看窗外的景色,就能一览四季景象,满足了主人身处南方不能感受冬季的遗憾。行至回廊深处,便是闻名的"玲珑水榭"。水榭环水而立,八面全是窗户,既能够八面通风又可以尽览全园的景物,每面景致都别有风韵,是赋诗把酒、吟风弄月之所。玲珑水榭的西面望去,是浣红跨绿廊桥。这座只有20米长的小桥不容小觑,它把桥、廊、亭、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把园区分成两部分。西面"红雨",指深柳堂前火红的炮仗花;东面"绿云",一派绿意盎然的景观。和余荫山房点题对联"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遥相呼应。水榭东南沿园墙布置了假山,水榭东北点缀着挺秀的孔雀亭和来薰亭,周围还有腊梅花、南洋杉等珍贵古树。来薰亭半身倚墙而筑,"卧瓢庐"幽辟北隅,"杨柳楼台"沟通内外,近观南山第一峰,远接莲花古塔影。正厅"深柳堂"里收藏的名士墨宝和木刻精品琳琅满目,极为珍贵的紫檀木雕屏上刻有清代名家的书法作品。堂中一侧是一件珍奇的雕刻"松鼠菩提"木刻,堂前两壁满洲窗古色古香,侧厢三十二幅桃木扇格画橱栩栩如生。余荫山房还紧邻着一座瑜园,是女眷居住的地方,所以又称"小姐楼",瑜园是一住宅庭院,建于年。园内十八间房,阳台上可俯视山房庭院景色,又可远眺田园风光,相信小姐不用迈出大门也不会寂寞了。余荫山房还是一个小网红。年发行的岭南园林建筑邮票主题封面,就是由它担任"平面模特";年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上,它独当一面,成为岭南建筑代表,被1:1复制到会上展出。余荫山房是广东四大园林中原址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而浣红跨绿廊桥则是这座园子里极具岭南建筑风格的一个角儿。

小编今天抛砖引玉,也只是讲了余荫山房众多故事之中的一小部分。余荫山房能够保存至今,让我们有缘徜徉其中流连忘返,实在是一件幸运之极的事情。尤其去年十月一场风灾,余荫山房遭受重创,部分建筑物和设施受损严重。经过大半年的抢修,文物建筑已基本恢复原貌,于今年7月1日已正式重开迎客。

所以啦,亲们,在你们参观的过程中,记得好好爱护它,做一个文明游览的好游客!

自驾车:从广州市开车经洛溪大桥或番禺大桥至番禺,经迎番禺大道往市桥方向,驶进兴南大路或兴业大道,有路标指示转南村镇方向,便可见到清晰的余荫山房旅游景区的指示。门票:18元







































白癫疯有治好的吗
什么原因得白癜风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tinghui.com/rbjj/990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