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广州日报_日报特点 > 日报理念 > 点赞江门台山这项工作,引发央视新闻人

点赞江门台山这项工作,引发央视新闻人

发布时间:2022-6-12 12:21:27   点击数:
南京白癜风皮肤病研究所 https://m-mip.39.net/pf/mip_5606879.html

近日

央视新闻《小央探丰收》对

“广东第一田”

江门市台山市都斛镇

进行了长达55分钟的直播

从智能监控、科技助农、优粮产区

三个角度

为我们展现了“广东第一田”

*智能监控大数据系统令种田省时省力

*科技助农无人机管理更加智慧精准

*优粮产区品种更迭从吃得饱到吃得好

此前

中央、省、市等多家主流媒体

也对江门台山数字乡村建设进行了报道

人民日报客户端

新华网

中国新闻网

人民日报海外网

中国改革报网

中国小康网

文旅中国网

凤凰网

羊城晚报

南方日报·南方+

南方都市报

广州日报

江门日报

(上下滑动查看)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都斛镇

是“粤字号”粮食的主要产地

也是广东省内

可使用大型农业机械的产粮区之一

拥有“广东第一田”的美誉

*连片水田的规模化耕作,有利于无人机等农用机械的使用(资料图)

在这里

互联网、大数据、无人机等

“智慧”元素广泛应用

农民种田更轻松

一人就能轻松管理百千亩地

*郭永乐摄

数字赋能

助力新农人握稳乡村振兴接力棒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智慧”元素的广泛应用,农民种田越来越轻松了,一个人就能轻松管理上百亩、甚至上千亩地的浇水施肥、除虫等;一些农技人员坐在办公室电脑前,就能实时查看庄稼的生长情况……全程机械化耕作、数字赋能,让农业生产更智慧。

都斛镇莘村的李胜业是远近有名的大耕户,承包了50多公顷稻田,往年全年忙得不可开交,现在却悠闲不少。“现在我们从育秧、插秧、田间管理到收割、烘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种田十分轻松。以喷农药为例,以前4个人1台拖拉机,要8天才能完成,现在1个人1台无人机,两天就可以搞定。”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让李胜业从繁重的农事中解放出来,目前他回到村中,挑起莘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服务村民。“我现在逐步把农田交给儿子打理,年轻人有更多的想法。”

作为“新农人”,李胜业的儿子李锐锋与父辈相比大不一样,有着与生俱来的互联网基因。从父亲手中接棒后,李锐锋开始把互联网思维融入农业生产、经营和销售全过程,实现农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目前,他把目光投放到智慧农业上。

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去年,江门天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在都斛镇台山中国农业公园“禾海稻浪”水稻田文化主题园内,建立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通过田间安装的感知设备,实现对植物、昆虫动态的远程实时监控,并对田间苗情、病虫害发生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储存,并自动上传至智慧农林物联网平台。“这些数据结合起来,可以全面了解稻田的情况,也为农户的种植决策提供了有效依据。”江门天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吴培坚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根据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收集到的信息,打造水稻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tinghui.com/rbln/1371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