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广州日报_日报特点 > 日报理念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丨水绿山蓝花似锦,不负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丨水绿山蓝花似锦,不负

发布时间:2024/1/28 15:07:07   点击数:
01:00

广州靓爆镜

羊城春来早,被称为广州花城新名片的宫粉紫荆也开得早了一些。今年2月底,海珠湿地的数千株宫粉紫荆已竞相绽放,如梦似幻的粉色,与天空的湛蓝和河水的碧绿一起,为羊城涂上春日最美的颜色。

摄影记者:骆昌威

摄影记者:骆昌威

摄影记者:骆昌威

石榴岗河的紫荆花,大概株宫粉紫荆把沿岸马路装扮成一条粉色的童话大道。摄影记者:骆昌威

春天开花的宫粉紫荆是典型的南亚热带树种,易栽培、易繁殖,抗性强,病虫害少,特别适宜广州生长。年以来,广州一直在大力推广和种植紫荆花,要将紫荆花打造成“主题花景观”,成为广州花城的名片,让广州成为“宫粉紫荆之城”。

华南农业大学内的宫粉紫荆花。摄影记者:苏韵桦

华南农业大学内的粉白紫荆深浅交织,灿若烟霞。摄影记者:苏韵桦

过去,人民北路流花湖公园路段是欣赏紫荆花的热门地,抬眼可见漫天的粉红,可谓是“车在花海行,人在画中游”。今年,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推荐的宫粉紫荆观赏点达46个之多,人气最高的新晋“打卡点”非海珠湿地莫属。

近年来,海珠湿地以及周边道路相继种植了多株宫粉紫荆和白花紫荆,经过悉心栽培,目前已经成为全省最大最集中的宫粉紫荆种植区。海珠湿地沿石榴岗河两岸长达3.2公里的紫荆花海真是惊艳全城。市民王小姐表示:“海珠湿地的紫荆美得更灵动,因为沿水而栽,与湿地美好的环境融为一体了。”

摄影记者:骆昌威

摄影记者:骆昌威

海珠湿地沿石榴岗河两岸长达3.2公里的紫荆花海摄影记者:骆昌威

海珠湿地是全国超大城市中心区最大的国家湿地公园,又称“万亩果园”,是名副其实的广州“绿心”。石榴岗河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东南部,贯穿于万亩果园之间,由于历史的原因,石榴岗河也一度被污染,成为黑臭河涌。

摄影记者:苏韵桦

头“戴”紫荆的小猫。摄影记者:苏韵桦

“十三五”期间,广州深入践行“控源、截污、清淤、补水、管理”的治水思路,全面推动落实河湖长制有名有实、有能有效,水环境质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国家监管的条黑臭水体和50条重点整治河涌全部消除黑臭,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今的石榴岗河也完成了华丽转身,河里碧波荡浪,两岸鲜花盛开,空气清新怡人,充满魅力的花城景象尽收眼底。

紫荆:最梦幻

宫粉紫荆的花语寓意着“和睦、亲情”,春日里和家人一起赏紫荆花,可谓其乐融融。而海珠湿地有水有花、有鱼有鸟,可谓最梦幻的赏花地。

读者来稿

《春到麓湖》读者:岑健虹摄

《我和春天合个影》读者:常国光摄

《紫荆花开》读者:周宗毅摄于广州市天河区华南植物园

烟波中的麓湖,繁花似锦与楼宇倒影的湖面组成了一幅亮丽的风情画。读者:赵学辉摄

《一路繁花》读者:陈健明摄于广州市人民北路

《宫粉长廊》读者:常国光摄

读者:张海斌摄

读者:李平摄于广州天河体育中心

广州日报4月26日A8版面图

报纸统筹:梁倩薇新媒体统筹:崔素华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杜娟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骆昌威、苏韵桦(除署名外)一图/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叶碧君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高凯珅、王安蕾、陈铭曦、栾晓森、骆昌威剪辑/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高凯珅配乐:《回忆》-徐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报纸版面编辑:梁意聆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叶碧君、叶涵茜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tinghui.com/rbln/1453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