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接线员汪英伦会像往年一样,从除夕一直上班到年初六。“基本上每年春节都在岗”,她觉得,在岗位上跟一帮同事一起奋斗过年比在家里更有氛围,家人也支持,而且在岗位上为广州治安作出贡献很有意义。
01:27春节在岗的“福利”:每年都能接到市民的祝福电话
在接处警的岗位上工作已经5年,汪英伦说,这份工作不文艺、不浪漫,但很求真、很务实。接处警工作看似重复而机械,然而中间蕴含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和紧迫性。“在工作中,我们把神经绷到最紧,把专注力提到最高。让自己能够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接听每一个电话,精准处理好每一宗警情。”
春节期间的报警电话与平时相比,会有较大幅度下降,“因为很多人都回家了,电话也少了”,偶尔会接到一些投诉类的警情,比如有人报警反映过节时的噪音等问题,还有一些游玩时老人、小孩走失的警情。
对于坚守岗位的接线员而言,每年春节期间在岗位上时总会收到一些意外的惊喜,有热心的市民给打来电话,不是报警,而是祝福,分享过年的快乐:“你们辛苦了,祝你们新春快乐!”汪英伦会在谢谢你们的祝福,希望能一如继续地支持我们的工作。
汪英伦说,有时还能听到电话里花市热闹的现场背景声,“打来电话的市民一定非常开心的,要将他的幸福快乐与一起分享,这也算是春节在岗的一个特殊福利。”
一个班次要接两三、百个电话
“您好,广州。”这是接线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按照接处警的流程,首先是自报家门,这样一来避免对方拨错了还不知情,二来也防止在一些跨区域交界地带打串线。
在了解询问对方的需求后,接线员要开展包括何时、何地等要素的警情信息核实,然后按照报警人所报的地址,通知所属派出所或警种前往处理。如果是非警务类的求助,有对应部门的则会指引其到相应部门处理或者给予其解决途径指引。
寻人、寻物、纠纷、爆水管、电梯被困……每天接到的报警涉及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报警人的每一句谢谢都会让我拥有成就感”,汪英伦说,成就感最满的时候是工作结束后,看到个人工作情况栏中显示出来的接警量。
据了解,日常情况下,接线员一个班次6到8个小时,会接到约个电话,高峰的时候,比如暴雨天或者节假日前夕,接警量达到个以上,最高峰时曾经8个小时接了约个电话,“差不多1分钟1个电话”。
“最难忘的一个电话是年1月10日警察节当天,一位男子专门打来电话祝福我们警察节快乐”,这让她十分感动。汪英伦说,那一刻,深深感受到这个岗位的重要性,感受到自己在为广州治安贡献自己的力量,感受到满满的成就感。
那些年接过的“奇怪”报警
“有危难找警察”,但经常也会接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电话。今年1月,一位男子打通后说自己肚子饿了,要求接线员送外卖给他。面对这个很无厘头的要求,接线员没有马上挂断电话,而是按照工作流程,先询问该男子的状况,排除了不方便报警或者处于危难状态的情况,再反复确认了男子也不是紧急求助的情况,然后跟男子讲明的工作职责,指引其去外卖平台。最后,该男子表示接受,并跟接线员道歉说“不好意思”。
一次,汪英伦接到一个来电,一听是小孩的稚嫩童声,电话那头报警说:“我被人打了,有人虐待我。”汪英伦不敢怠慢,赶忙问到有没有大人在身边。后来,小孩的家长接过电话,“控诉”道:原来是小孩不听话,不写作业被家长教训了而报警,还在电话里对小孩说“要让警察叔叔来教育你。”汪英伦既要在电话里安慰小孩,又要做家长的工作,引导家长跟孩子耐心沟通,并指引家长如果实在沟通有问题可寻求青少年服务热线的帮助。
还有一次大概晚上十一点多,一位男子打来电话,“讲话前言不搭后语,感觉可能是喝多了酒”。该男子坚持要求接线员唱首歌给他听,而且指明要求听山歌。汪英伦了解情况后,考虑到时间已经比较晚,担心男子醉酒发生意外,以“看看现场民警能否唱歌”为条件,安抚引导男子讲出所处地址。后来,民警出警到场后帮其联系到家人,将其安全送回家。
热线小档案
报警服务台
有危难找警察
接线员人数:余名
开通时间:年1月10日,广州市公安局在全国率先正式开通报警服务台
接警量:年广州摘机量.17万宗,日接警量达1.5万宗。平均每小时有个电话进入台,平均每分钟有10个电话打进台。
来源丨广州日报客户端(记者/李栋王维宣通讯员/张毅涛)
编辑丨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