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血液中心李慧文
这里所说的熊猫血,指的不是人人爱好的珍稀野生动物熊猫的血,而是比喻人类稀有血型者的血液。
最近,在各类媒体报道和人们交谈中常常有人将RhD(-)血说成是熊猫血,乃至有些医务人员也这样说。但是,稍有一点稀有血型常识的人就知道,不论在什么地方、甚么人群,RhD(-)血都不属于稀有血型范畴。因此,它算不上是熊猫血。
稀有血型有其判定方法和标准。目前经常使用的稀有血型的判定方法和标准是按抗原在人群中散布的频率来肯定的。其标准是,在人群中某个抗原频率小于0.1或0.04或0.02(各地的判定标准不同,中国人经常使用的标准是抗原频率在人群中小于0.1),也就是1000个随机个体中找不到一个该抗原者,即1/1000。从这个角度来说,在中国汉族人群中RhD(-)个体频率为0.3~0.4,大于0.1;在欧洲白种人中的频率高达15。所以,RhD(-)不能归属于稀有血型范畴。只能将其归为散布频率较小,在人群中不多见的一种血型。
血型在不同种族或不同人群中散布的频率不完全一致。有的血型在不同人种中散布频率无明显差异,有的血型在不同种族或不同人群中散布的频率差异却很大。也就是说,有的血型在某个种族或人群中散布的频率较高,而在另外一个种族或人群中散布的频率却比较低。前面所说的RhD(-)在欧洲白种人群和中国汉族人群中散布的频率不同就是例子。
血型是一种遗传性状、遗传标记,是父母和家族赋予的特殊“身份证”,不存在好与坏之分。但是,某些特殊或在人群中散布频率较少的血型者体内,如产生了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的同种抗体时,就具有临床和社会意义了。
虽然,RhD(-)不属于稀有血型,但是RhD(-)血液的供给,一直是困惑各地相干部门和机构的困难。由于,临床上常常会有RhD(-)血型的病人需要输血,有时还很急。而我国从未展开过对公民进行ABO和Rh这两个与人们生活关系最密切的血型系统的普查工作,对献血者进行RhD(-)血型的筛查工作起步也较晚,大部分地方采供血机构掌握的RhD(-)血型者的数量较少。因此,给保障及时充足供血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外,将RhD(-)称为稀有血型或熊猫血,也会给RhD(-)血的招募和供给带来困难。所以,请不要再将RhD(-)血型称为稀有血型。采供血机构应创造条件,建立RhD(-)血型储供血保障长效机制,加强血液及血型知识的科普宣扬,鼓励符合献血条件的RhD(-)血型者定期捐血。
哪家白癜风能治愈哪家白癜风能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