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广州日报_日报特点 > 日报理念 > 男子抢救途中突发心肌梗死,危急时刻

男子抢救途中突发心肌梗死,危急时刻

发布时间:2024/5/25 13:19:49   点击数:

45岁的黄先生(化名)最近遭遇“生死劫”:心肌梗死发生后,他及时就医,却在被送往诊室途中和治疗期间接连两次突发可致命的心室颤动。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9月15日从医院获悉,就在黄先生命悬一线之际,该院心内科、急诊科、心导管室等多学科团队第一时间联手开展心肺复苏,并紧急实施介入手术,成功将已经半只脚踏入“鬼门关”的他拉了回来。

突发胸痛半小时就诊

急诊“绿色通道”为他启动

9月8日晚上9点05分,45岁的黄先生因突发胸痛半小时,紧急赶到中山一院急诊科求医。急诊科医生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发现他广泛前壁ST段抬高,提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随机启动急诊“绿色通道”。

急诊医生在将患者心电图发给该院心内科二值医生苏晨副教授确认的同时,同步启动心脏介入术前准备,并电话联系了中山一院心血管医学部高血压中心副主任、当晚负责心脏介入的值班医生夏文豪副教授。

“患者比较年轻,心电图显示他的心肌梗死面积大,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风险高。”夏文豪副教授回忆,抢救需要分秒必争。他一边指导急诊科进行术前用药,一边快步赶往导管室做介入术前准备。

仅仅花了15分钟,医生团队便完成了导管室全部术前准备工作。

转运途中突发险情

医生跪在病床上做心肺复苏

20分钟后,在急诊科及心内科医护团队的护送下,患者开始转运导管室,然而,在半路上,黄先生突发意识丧失,呼之不应,监护仪的心电图波形也迅速变成了形态不同且大小不等的颤动波,所有人的脑子里都跳出了一个词“室颤”!

此时,刚完成术前准备工作,赶来迎接患者的夏文豪副教授和苏晨副教授立即指挥:“马上进行心肺复苏!准备除颤!”话音刚落,医生们已经跃上病床,跪在上面对黄先生进行胸外按压,苏晨副教授说道:“准备焦,周围人散开,放电!继续心肺复苏!”

短短的1分钟内,紧急抢救奏效了:黄先生转为正常的窦性心率,神志也逐渐转清。在医护团队护送下,他被安全送往了导管室。

巨大血栓堵塞前降支

打通闭塞血管仅需30分钟

在导管室门外,黄先生的家属焦急地等待与期盼着,导管室内,一场“铅衣战士”们与死神的竞速正在上演。

一切准备就绪后,手术医生夏文豪进行冠脉造影。然而,在准备进行左冠状动脉造影时,患者再次出现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心电监测再次显示室颤波形。

夏文豪立即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苏晨协助进行焦耳电除颤2次、利多卡因毫克静脉注射、美托洛尔2.5毫克静脉注射,一番抢救过后,患者终于转为窦性心律,得以继续手术。

据左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患者前降支中段次全闭塞伴巨大血栓,医生考虑此次急性心梗发作与血栓堵塞前降支的关系紧密。

夏文豪与黄先生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后,医院导管室李怡主任,立即对患者前降支施行介入治疗。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争分夺秒,仅仅用了30分钟,便打通了患者闭塞的血管,成功挽救了他的生命。

(图说:患者出院前与医疗团队合影,右一为夏文豪副教授)

术后,黄先生血流恢复良好,转危为安。目前,他的病情已趋于稳定,即将出院。

(图说:首届“广州实力中青年医生”、医院心血管医学部高血压中心副主任夏文豪)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任珊珊通讯员:梁嘉韵、彭福祥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梁超仪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tinghui.com/rbln/1489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