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技术不是为了跟其他同行比较,根本目的是要让我们的车提高安全性,驾驶更合理,更像一个优秀的司机。这就好比学游泳,在深水区学习会对自己各方面的游泳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文|杨小林
图|来源网络
在全球汽车巨头都全力转型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新四化”赛道,还存不存在一个创业公司能轻装上阵并做到领跑的新赛道?从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独角兽”小马智行的发展轨迹来看,这不仅是完全可能的,更是势在必行的。
4月13日下午,小马智行在京召开发布会,宣布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全面在北京扩大开放,这是继中国广州、美国加州尔湾和弗里蒙特之后,小马智行在Robotaxi业务上又一个里程碑。下一步,小马智行还将在上海提供Robotaxi服务。
当天,小马智行还以“创想日”形式,为首批参会的媒体及嘉宾提供Robotaxi自动驾驶试乘体验,并邀请国内领先的出行公司和投资机构高管亲临现场“站台”。对于一家创业仅5年的自动驾驶“独角兽”公司而言,小马智行的发展速度已超业界预期。
“以‘虚拟司机’技术为核心,我们将加强和整车企业合作,打造智能便捷的未来出行工具,同时也牵手多家出行平台,提供智能出行服务升级用户体验。”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兼CEO彭军告诉《车壹条》,打造未来出行生态,需要很多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一起努力。
自动驾驶“虚拟司机”,“稳”就一个字4月13日下午,在召开新闻发布会和参加完小马智行两位创始人的访谈后,壹哥现场体验了一把高大上的Robotaxi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在亦庄某五星级酒店的大堂门口,数辆搭载小马智行激光雷达和各种传感器的雷克萨斯RXh混合动力汽车,一字排开随时恭迎试乘者体验。
在确认完自己试乘的车辆号后,笔者坐上了一辆小马智行Robotaxi出行专车,在前排驾驶位安全员的指引下系好安全带,开启自动驾驶出行体验之旅。坐进车内后,安全员第一时间要求系好安全带。
壹哥坐的位置是安全员的后排,这里可以看到车内在中控台(供全车乘客观看)、前排两个座椅的靠背后面,都分别安装了一个类似苹果Ipad大小的显示屏,屏幕上显示的是车顶搭载的激光雷达和各种传感器探测到的周边交通参与者移动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精确到什么地步?除了移动的方向和轨迹实时展示,车辆和行人的识别,还能监测到几乎所有出现在屏幕上交通参与者的实时速度。这样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周围交通状况展示,让坐在后排的壹哥有一步穿越到未来自动驾驶时代的惊喜感。
在自动驾驶尚未大规模普及并自证其技术可靠性的初期推广阶段,这样车辆周边全方位的交通参与者信息监测,让坐在车里的人有一种“全场HOLD住”的安全感。壹哥根据展示信息估算,车辆前方-米,车辆左右两侧50米和后方米度范围内的交通参与者信息,尽在Robotaxi监测视野内。
由于现有交通安全法规的要求,在完全开放的社会道路上,目前还不允许“无人驾驶”车辆进行实际道路测试,所以小马智行给每一辆Robotaxi都配备了一位驾驶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当安全员,以便在遇到突发或紧急情况时可以迅速人工介入接管车辆。
在安全员两次拨下方向盘后面的控制杆后,小马智行Robotaxi开启“自动驾驶”模式,让壹哥略感意外的是,车辆当时并未进入主路,尚处在执行右转进入主路的酒店门口的一条场内道路上。这完全是在真实的交通环境中“实战”,跟壹哥此前试驾的各种只能在封闭道路上L2级自动驾驶性质完全不同。
进入“自动驾驶”模式,只见Robotaxi车辆缓缓启动,待移动到右转路口时开启转向灯后刹止,等路口的各种行人和电动两轮车依次通过,确认无危险后,缓缓并线进入主路,整个过程安全员并未介入操作,但Robotaxi“虚拟司机”却把车辆控制得像专业的老司机一样平顺沉稳。
整个试乘体验用时15分钟,绕着酒店周围的道路行驶里程不到5公里,由于是晚高峰交通状况略显拥堵,但小马智行Robotaxi“自动驾驶”所展现出来的成熟稳健、游刃有余的状态,不免令包括壹哥在内的车辆上三位试乘者啧啧称奇。壹哥问前方安全员师傅:今天一整天体验下来,你有没有接管过车辆?安全员给出的回答是:暂时还没有!
“升维”布局,“小马”仍在加速奔跑很显然,如果不是受限于法律和交通法规的要求,一辆小马智行Robotaxi自动驾驶汽车,拿掉坐在驾驶舱的安全员,就是一台能真正实现自动驾驶的汽车。但很显然,除了法规的约束,现阶段尚有诸多现实的障碍,需要小马智行这样的创新公司去破除。而从大方向和大趋势上看,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交通法规的升级,以及人们出行观念的转变,自动驾驶Robotaxi时代早晚都要到来。
“现如今量产车上无论搭载了何种智能技术,但驾驶员还是要对他的行为负责。而小马智行追求的是能够让真正的AI虚拟司机承担更多任务和责任。现在小马智行正在打造L4+自动驾驶技术,这就意味着在整个行车过程中,驾驶员无需对车辆进行任何干预。”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兼CTO(首席技术官)、因此前屡次在多个编程大赛摘得桂冠的“楼教主”楼天城,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充满自信。
今年4月份,小马智行在北京又拿到了30辆车的自动驾驶载人测试牌照。而壹哥此次体验到的,正是搭载小马智行最新一代PonyAlphaX系统的Robotaxi。这意味着,小马智行最新一代自动驾驶车辆,将加入Robotaxi运营车队,向公众提供服务。在壹哥体验完小马智行Robotaxi第二天,就接到了注册手机APP所需要的邀请码。其他用户当然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抢先体验一下小马智行的Robotaxi服务。
和其他互联网技术公司或整车企业只在限定路段开展自动驾驶路测不同的是,小马智行Robotaxi出行服务可以覆盖到整个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平方公里的核心运营区域,包括区域内几乎所有道路约个站点,运营时间也从早8:30持续到晚上22:30,囊括早、晚高峰及夜间时段。楼天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小马智行打造的这套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应对全路况全天气和全场景。
“今天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过了处理常规场景的阶段,而是要考量在一些极端情况下的能力和安全性。此外,车最终是要能够量产,通过软硬件的整合提升产品的稳定性,达到车规水平,实现没有任何失误。”楼天城对媒体表示,只有升维布局才可能持续领跑。“现在随着技术进步,需要更大的维度去做这个平台。技术水平不是只看一条道路上的表现,而是要看更大的区域、更复杂的时段、更长的里程和更多的次数。”
是的,只有毫不回避地参与实际交通场景的“实战训练”,并通过软硬件的结合和持续迭代,才能打造出真正适应市场需求且能真正替代人工驾驶的自动驾驶科技。对此,“学霸”楼天城自然比谁都懂:“如果都去参加简单的考试,人人都能拿分,这是看不出区别的。但是如果考题很难,差别就很明显。高峰期、极端天气、非常繁忙的路段,每家的处理能力还是能够看出差别的。”
作为自动驾驶新赛道上的众多中国玩家之一,小马智行的“极速奔跑”让业界侧目。这家年才刚刚“出道”的创业公司,在技术研发的目标上高举高打,从一开始就锚定“L4+级自动驾驶”开始发力。目前已在美国硅谷和北上广中国一线城市布设研发中心,并与丰田、现代、一汽和广汽这样的国内外车企巨头建立合作,截至目前,这家全球唯一的同步在中美两国推出Robotaxi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公司,估值已经超过53亿美元。
“研发自动驾驶技术根本目的是要让我们的车提高安全性,驾驶更合理,更像一个优秀的司机。这就好比学游泳,在深水区学习会对自己各方面的游泳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兼CEO彭军告诉《车壹条》,作为自动驾驶技术研发领域的先锋队,小马智行要在更多复杂路况或恶劣天气情况下,不断磨练提高其对于高精尖技术的把握,这样才能从容应对各种场景,做到亦庄全域、全时段覆盖。
当下,围绕智能化和自动驾驶,整车企业和创业公司分别在各自的赛道努力奔跑,但就当下的情况来看,像小马智行这样专注自动驾驶的创新公司,因为轻装上阵专注核心技术研发,加上资本风口的啸聚,显然更有机会比“大象转身”的汽车巨头们奔跑得更快。对此,彭军毫不客气地说:“智能驾驶和整车生产需要不同的专长,跟整车企业或其他科技公司相比,大家术业有专攻,就好像游泳健将去跑百米的时候不一定跑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