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以来,广州市白云区根据市委、市政府深化“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建设的总体部署,在对标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工作中找到突破口、找准发力点,开展了禁毒重点整治,发动了一场全民参与的禁毒攻坚战,连续开展七个百日行动,举全区之力扎实推进,坚持打基础、抓综治、促长远,以最高标准、最严举措、最强力度,全力以赴、全民动员开展整治,全面推动禁毒工作向纵深、长远发展。经过两年多的深入整治和重点攻坚,白云区毒品中转集散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
年,指向白云区的涉毒案件线索、50克以上毒品案件指向及协助外省市警方抓捕的总数,在年大幅下降的基础上,继续同比下降50%、51.3%和48.2%,下降幅度连续两年全市最大。毒情形势持续向好,治安形势亦明显好转,带动全区社会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大大增强。在禁毒整治的高压态势下,全区案件类警情年同比下降4.7%,年再次同比下降13.9%,“两抢”、入室盗窃警情分别下降42.4%、31.6%。“禁毒治百病”、禁毒促进社会治安好转的效应得到持续体现,初步形成了“党政主导、行业管理、严厉打击、社会帮教、综合治理、全民禁毒”六位一体的新格局。
成效一:党政主导压实责任,率先完成区、镇街两级禁毒办实体化运作
禁毒工作涵盖了打击防范、宣传教育、帮扶转化、社区康复等一系列工作,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参与的体系工程,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相关部门各自为战、零敲碎打的工作格局,白云区委、区政府充分发挥党政主导作用,通过规章制度压实各部门主体责任:
一是全面升格禁毒机构设置。由区委书记任区禁毒委主任,区长任常务副主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政协主席、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等8名区领导任副主任,区公安分局局长任禁毒办主任,镇街、村居全面实施禁毒“一把手”工程,组建强有力的禁毒班子,实施常态化研究禁毒工作例会制度。
二是大力健全禁毒工作制度。将禁毒工作纳入镇街及成员单位的年度综治考评,对标国家禁毒办30项重点措施,区禁毒委与22个镇街、35个成员单位签订责任状,建立分片包干、责任捆绑机制,将禁毒工作纳入班子及个人绩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不断充实禁毒专业力量。把禁毒民警从30余人扩充至人(约占全区总警力10.6%),建立进驻基层开展物流寄递管控巡查的余人监管队伍,持续提升行业监管效能。各成员单位、镇街、村(居)、经济社全部成立禁毒工作机构,指导物流寄递企业组建禁毒信息员、志愿者队伍,建立“五级联动”的禁毒工作队伍。
四是在全市率先完成区、镇街两级禁毒办实体化运作。全面实现22个镇街禁毒办实体化运作,每个镇街增加禁毒专职人员6人,全区共增加人。
成效二:创新思维狠下功夫,升级完善物流寄递管控体系
白云区是华南地区物流寄递行业的聚集地,行业规模占全市65%、年发货量占全市70%,但起先其自身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一定程度上导致毒品通过物流寄递行业中转集散的情况较为突出,这也是白云区发动禁毒整治攻坚战的主要原因。
摸清底数才能精准发力、对症下药。为确保管控到位,白云警方组织全面排查全区物流寄递行业情况,并根据实情,在首先建立起一支物流寄递管控专门队伍、充实禁毒专业精英力量的基础上,从行业管理方面着手,“加码”定制,提出了“%实名收寄、%技防安检、%开箱验视、%持证经营、%从业登记”的“五个百分百”要求,使管控工作目标更加具体化、实战化,目前“五个百分百”要求已在全市推行。
面对庞大的监管对象和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监管方式必须更加智能化、信息化。白云警方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手段“量身”研发了“云递安”物流管控系统和智能研判模型,并对系统不断进行完善升级。“云递安”APP具有信息采集、巡查、监管、预警等强大功能,在前期已完成的全面采集寄递行业数据的基础上,重点将国际物流、中转仓库纳入管控体系,把高危人群、高危行为、高危物品、高危线路等四类高危要素纳入预警范畴,发现可疑情况及时预警,将情况推送至民警快速实施重点白癜风咋治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