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发布
《广州市各区环境竞争力评价报告
(年版)》(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评价结果显示,广州各区环境竞争力从强到弱排名依次是:从化、番禺、南沙、黄埔、海珠、天河、越秀、花都、增城、荔湾和白云。
由此可见
从化、番禺、南沙排名前三
那么,番禺区为何能够
获得全市环境竞争力“亚军”呢?
据了解,这与番禺区地理区位和
番禺区生态环境治理努力密不可分
走出了具有番禺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01
番禺区有完备“山水林田湖草”
生态要素格局
番禺区位于珠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的腹地,属于广州南部生态调节区,生态系统敏感脆弱。
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共天,优良率为83.8%,同比增加1.6%;
主要污染物指标PM2.5和PM10年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和5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4%和7.4%;
沙湾水道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墩头基、莲花山、大龙涌口三个水环境国考断面均达到考核要求。
番禺区枕海而生,自然生态优美,河网交错,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是宜业宜居的“中国绿色名区”,在广州各区中生态环境优势明显。
大夫山森林公园
番禺有山有海、有湖有林、有田有草,是广州为数不多的具有山水(含海洋)林田湖草全自然生态要素的行政区之一。
据了解,环境竞争力是表征一个地区通过环境保护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主要包括环境资源与容量、环境质量、环境设施与服务、环境科技与效率和环境管理与形象等5项竞争力指标。
年,番禺区综合环境竞争力全市排名第2,是全市5项环境竞争力指标较均衡的区,其中环境资源与容量、环境质量竞争力同比上升。??
?02
实现工地扬尘治理全覆盖
番禺区成立了扬尘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编制《番禺区年扬尘污染控制行动方案》,进一步建立住建部门牵头,行业主管部门参与,各镇街为主体的扬尘监管长效机制,将区内所有施工项目纳入监管,实现工地扬尘治理全覆盖。
在重点区域增配洒水车和雾炮车,每天对重点道路进行不少于12次洒水作业,并进行不间断喷雾降尘;
开展番禺市桥国控点周边污染源排查整治,对排查出的涉气污染源按要求限时整治;
积极落实番禺实验中学足球场硬底化措施,对已硬底化区域实施全面喷洒保持湿润,未硬底化的区域覆盖防尘网并洒水保持湿润。
此外,番禺区落实秋冬季节大气污染强化工作,加强秋冬季节工业源、移动源、面源等的污染防治措施。强化轻度以上污染联动措施,全年共启动空气污染联合行动18次。
?03
全力以赴实施河涌治理工程
全力以赴实施河涌治理工程,强力推进河涌违建清拆。
在污染源查控方面,番禺区加大力度开展“散乱污”场所的清理整治工作,全年共清理整治家,超额完成广州市下达的家清理整治任务。
据了解,年,番禺区纳入住建部监管平台的39条河涌全部通过预评估,水质监测和公众评估结果均达到初见成效要求。
?04
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执法效能
据了解,番禺区充分运用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辅助执法,有效解决地面人工巡查受空间与地形限制的问题,实现环境执法全覆盖、全时段、无死角。
全年共出动无人机47架次,对河涌及其两岸的居民或工业聚集区进行区域巡查,为污染源排查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大大提高环境监察执法效能。
?05
高位推动污染源普查工作
番禺区企业数量多且分散、行业门类齐全、中小型企业占比高,其中番禺区纳入普查的工业污染源共家,数量为全市之首,入户调查任务十分艰巨。
为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全面、客观,番禺区先行先试、全域推进,引入第三方技术服务和质量控制机构,充分发挥镇、街和村居作用,于年11月已完成入户调查主要工作,报表审核率、系统录入率、坐标采集率达到3个%,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下一步,番禺区将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举全区之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抢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制高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努力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绿色生态番禺。
来源:环境政策前沿信息、广东环保产业、广州日报、番禺区人民政府、番禺日报、番禺公共服务
图片:?环境政策前沿信息、广东环保产业、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李波、肖桂来、番禺融媒体记者澄子
编辑:馨酱酱
更多精彩内容
请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