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广州日报_日报特点 > 日报品牌 > 广州日报会以200的力量投入演出

广州日报会以200的力量投入演出

发布时间:2016-11-2 10:48:37   点击数:

“南海十三郎”谢君豪登台多场终回“老家”

《南海十三郎》演出照

由春天实验剧团制作、风靡二十年的香港经典舞台剧《南海十三郎》即将在广州首演。这部由金牌编剧杜国威创作,谢君豪主演并一炮走红的经典之作,将于8月5日~7日在广东演艺中心大剧院连演三场。近日,主演谢君豪现身广州,为该剧站台。见到本报记者的当天,他已经连续做了多轮采访,不过依然精力充沛,他告诉记者“观众到现场看你演戏,哪怕只有一刹那,让他们抛开日常生活中的烦恼和失意,这样就已经很有成就感了。”

以最真诚的心态为广州观众分享这部戏

广州日报:《南海十三郎》舞台剧公演了23年,香港、广州离得这么近,为什么这么久才来广州?

谢君豪:(笑)我也很好奇为什么这么久,其实我一直很想来广州。毕竟《南海十三郎》跟广州是很有渊源,因为江誉镠(《南海十三郎》男主角原名)小时候就在广州成长,他的祖辈父辈也是广州的名人,所以能来广州演出,觉得分外亲切。这次有幸与主办方洽谈,所以剧组有这个机缘能抵穗演出,我认为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刻。

广州日报:如你所说,这台剧的男主角是在广州成长,那当初你筹备时有为此来广州采风吗?

谢君豪:很遗憾,一直没有机会来。我很想在演出前能抽空看一下“十三郎”以前生活的环境,纵然已经面目全非,但也想感受一下环境的变迁。广州日报:你有票房上的压力吗?

谢君豪:没有,我只想以团队最真诚的心态去为广州观众分享这部戏,因为剧情内涵会引起不少“老广州”的共鸣。除此之外,年轻人也是我们的目标群体。年,《南海十三郎》在香港重演,不仅吸引忠实粉丝前来,更是收获了一班年轻戏迷。

广州日报:说起重演,旧版本的结尾是“十三郎”拾起眼镜,新版本却是放下眼镜后离开人世。为什么会做这个改变?

谢君豪:其实这个细节我之前不应该讲出来的,应该让观众自己去品味寻宝,但后来忍不住就剧透了(大笑),透了一次就每次都要透了。这个改动一定是跟导演沟通的,本来没有跟导演讲,我排练时先做一次跟他看,结果大家都觉得合理。这种改变也让观众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曾有一群戏迷曾告诉我,他们在二十几年前看旧版本,会替“十三郎”感到可惜,觉得他才华横溢却晚景落魄,心里感到很悲凉;事隔多年再看重演版本,他们一边看一边笑,最后还看到哭,悲喜参半,这就是话剧的魅力。“一种形象”,其实就是观众对你最美好最强烈的印象

广州日报:从首演到重演,这23年以来,你都是保持这样的身形吗?是为了艺术有意坚持的吗?

谢君豪:我不知道是不是坚持,在我认知的范围内,为了剧本去做准备,不是一个特别的事情。例如演话剧,你在三个小时内记下所有对白,那不是一个值得自豪的事情,而是你的分内事。

广州日报:你曾表示《南海十三郎》的剧本会放在你视线可及的范围之内,这个角色对你意味着什么?几乎成为你的精神伴侣?

谢君豪:没那么夸张。的确,这个角色在我的事业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每次演出都有很多回忆,但就不是你说的精神伴侣,我的精神伴侣另有其人,是我老婆(大笑)。

广州日报:《南海十三郎》演出多场,你是否有倦怠的一天?谢君豪:不是场面话,完全没有倦怠,也没有以后不演这种想法。《南海十三郎》能有现在这样的成绩,我依然很感恩,一想到这是观众赐予给我的,我就不会觉得倦怠或者厌倦,反而会以%的力量去投入演出。

广州日报:大部分的观众对你最深刻的印象可能就是“十三郎”了,对此你更多是一种欣慰还是不甘心?

谢君豪:我觉得没有所谓,随它去。如果他们要定,我也没办法啊(笑)。他们持什么看法,我依然还是要工作嘛。

广州日报:作为演员,是不是多元化发展会更好?停留在单一的一种形象上,你有担心过对未来的发展不好吗?

谢君豪:如果连一种印象都没有,那不是更没有未来?(笑)你所说的“一种形象”,其实就是观众对你最美好最强烈的印象。不少演员做了很多成功的角色,但如果让人记得其中一个,那是一种额外的奖励,是观众对你的认可,我怎么还会不满足。

广州日报:这种感悟是你一直以来的心态,还是经历多了才感悟出来?

谢君豪:我本人其实蛮看得开的,这些荣誉是别人给你的赞美,你只要感谢就可以了。

广州日报:你到内地发展,在选角上你好像故意脱离“十三郎”的书卷气,演一些武林高手之类的角色?

谢君豪:别人找你,你觉得合适就做啊。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很神奇很了不起,接触不同角色会有不同的经验,得益都是归于自己的。不只是金钱的得益,还有启发和养分。以前在读表演时交了3年学费,现在别人给钱你去演戏,你还要埋怨什么呢?话剧是手工制作,是不是比量产更罕见?

广州日报:当初你入行时,投考香港话剧团,为什么会选择话剧这个看起来有些孤独的领域?

谢君豪:很多人都这么说,其实根本不孤独,而且还很热闹(笑)。衡量一件事情的价值,不是只有唯一标准,不然任何东西就没有价值了。当然,客观地说,每场话剧容纳0名观众已经很多了,你怎么能跟电视剧进入每家每户,电影可以卖到全世界那样相提并论。但你要这样想,“话剧”就如同手工制作,人手制作是不是比量产还要罕见?这就是珍贵之处。而且话剧可以即时与观众交流互动,情感来得更加真切,这是电视与电影不能比拟的。

广州日报:你被称为“话剧狂人”,你选剧本的标准是不是很严苛?谢君豪:剧本我当然有追求,但也不代表我不接剧嘛(笑)。

广州日报:你说过会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你所坚持的初心是什么?

谢君豪:帮到自己帮到人,多点想别人,不是炫耀给别人看,是多点分享给别人。不要上升到领悟人生道理那么遥远,观众到现场看你演戏,哪怕只有一刹那,让他们抛开日常生活中的烦恼和失意,这样就已经很有成就感了。《南海十三郎》能演那么多年,我很感谢这些在台下陪我的观众朋友。

广州日报:《南海十三郎》在年拍摄电影版,你还借此击败张国荣,登上金马奖影帝宝座。舞台剧的酬劳是否有所增加?

谢君豪:当然还是会斟酌一下啦,(大笑)还是那句话,别人给你的,你感谢就可以了嘛。

知多D:南海十三郎原名江誉镠,广东省南海县张槎塱边村人,为清末太史公十三公子,文才出众,做事却出人意表。传闻他能同一时间编写四个不同的剧本,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剧坛名编剧及作曲家。写大仁大义之戏,做有情有义之人,他一生苦恋一个不爱他的女子,到了晚年却潦倒落魄,状似疯癫,令人唏嘘。上世纪90年代,著名编剧杜国威将十三郎的故事写成剧本,年到年在香港两度公演,场场爆满,随后还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电视剧,仍大受欢迎。









































儿童白癜风治疗
初期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tinghui.com/rbpp/294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