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似乎都在关心一个问题:这就是钱不好赚,生活艰难。明明那么努力为什么还这么穷!你为什么那么穷?不是你不努力,而是你根本不懂赚钱方式
近日,张兵正为自己的新书《巴州往事》而奔波在北京等各大城市。此时,他的身份是一个网络畅销小说作家。而他另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则是一名副处级的干部。张兵曾担任重庆市永川区市政园林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现为当地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谈成名小说
奋斗是主人公成功之道
广州日报:
它被称作是入行公务员必看的小说,甚至是“教科书”,你怎么看?
张兵:
我认为它不只是公务员要看的“教科书”,而是所有年轻人入行的“教科书”。因为所有“商场”、“官场”以及其他行业,它们的文化基因都是一样的,处事的思路和办法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各有各的地域和行业特点。它解决的是年轻人入职碰到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有共性的。
谈小说创作
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刻
广州日报:
之前有媒体报道,说你最初写网络小说,是为了给孩子挣奶粉钱?
张兵:
是的。大学毕业后,我夫人被分配到了北碚区,我被分配到了永川区,中间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因为两地分居,她就辞职了,来到我这边,但她做生意又亏了,这时恰好又怀上了小孩。我当时在政府机关工作,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一千三四百元,有一个吃奶粉的小孩,老婆又在哺乳期,不能出去工作,这点收入怎么办嘛?
我就想用合法的手段赚钱。当时我看到,一个小说网站宣传,一个网络作家写小说一年能挣一百万元,我就动了写网络小说的心思。这些钱在政府机关是不可想象的。
广州日报:
写网络小说,每个月可以挣多少钱?
张兵:
当时我还在上班,每天不能保证更新小说,所以订阅不是很多,但每个月也能拿到三四千元。这已经比我的工资高多了。我写小说比较晚,年纪比较大,已经35岁了。之前一点都没有从事过文字工作,但接触到了大量的人和事,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这成了我的优势。
此外,我的写作经历和网络小说发展也是一致的。我是从小说网站发展阶段进入的,当时网上就有订阅,小说可以通过网络收费支撑。此后,小说网站进入资本阶段,大量资本进入后,伴随而生的就是IP热。
谈小说“大卖”
是真实而不是“诡计”
广州日报:
你觉得自己的小说为何能在众多网络小说中脱颖而出?
张兵:
真实。
因为我有着比较丰富的基层经验,我写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基层的那些事。大家喜欢它也是因为它真实,我没有去评判,只是把它们讲出来罢了,是相对客观地讲述。
我这本书写的就是时代的变迁和人物的命运。所以,我一直不承认这是一本“官场小说”。它写的是一个时代,只不过人物是一个公务员。
我写的那些东西很多都是“吏”的事,还到不了“官”。很多人读我的小说,一定是感受到了人物的命运,才会喜欢。大家对我的“创业”很支持
谈文化“母体”
这是每个作者的局限
广州日报:
你写作都是在上班回到家之后才写吗?
张兵:
全部都是。我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在写作,不打牌、不跳舞、不唱歌、不抽烟、不包二奶,我没有时间。我的业余生活,就是写作生活。
广州日报:
以前单位知道你在创作小说吗?
张兵:
以前不知道。但年,我上了作家富豪榜榜单,单位就知道了。
谈调职文联
是我主动申请去那儿的
广州日报:
单位知道了你写小说,对你是否有影响?
张兵:
没有太大的影响。现在是个多元的社会,人们的包容性已经很强了,他们对我的“创业”,更多是持赞赏的态度,不会觉得我很古怪。
广州日报:
你从园林局副局长,调到文联是什么原因?
张兵:
我到文联是做党组成员、副主席,也是副处级,算是平调。这是我个人的意愿与组织需要结合的决定。
其实调动的主要原因,是我自己主动申请的。因为在职能部门,事情太繁杂了,占去了我很多时间,而我个人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平庸的副局长,但是,作为一个专写巴渝地区小说的作者,是很优秀的。我觉得应该把我放到价值更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