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又至,好多变故突如其来。
大变故首推纸媒寒冬不是如期而至而是提前降临,预言兑现得太快。比如两周以后将要停刊的《京华时报》和《东方早报》,名字都挺好,品相也不差,口碑也还说得过去,经营状况似乎也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可为什么一定要它们率先去死呢?报纸当然是迟早要进故纸堆,问题是为毛非得酱紫逆淘汰不可?
曾经最赚钱的报纸《广州日报》,也快入不敷出了。但是别担心,她是中G广州市委机关报,Party岂能坐视不管。粤传媒12月14日晚间公告,其全资子公司广州日报报业经营有限公司于12月14日收到广州市财政局下达的《关于支持党报媒体发展资金的通知》。公司将在年底前获得3.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广州日报》的印刷、发行支出。
广日都这样了,其他地方敢不如此?都是Party的天下,谁有胆丢失宣传阵地?守土有责,守土有钱,守土靠财政。那些小妾媳妇所生所养的神马都市报市场化媒体,就别矫情了,赶快自裁去吧,别到时候连遣散费都不剩一文了再去呼天抢地。
号称最赚钱纸媒NO.1的《广州日报》有活路了,最赚钱纸媒NO.2的《成都商报》呢?我离开她已有些时日,不知其是否已(或将要)安全登上诺亚方舟(三年前我在给该报老总的建言中说,报纸迟早要完蛋的,商报的新媒体弄好了说不定就是诺亚方舟,弄不好可能就是泰坦尼克)。估计有点悬。对普通员工而言,船票亦相当有限啊。我反正是抢不到票的。抢到了也会被撕票。
以上说的是大变故。小变故呢,就是千千万万纸媒从业者之岌岌可危。他们其实大多是蝼蚁,是死是活全凭运气。也有一些温感较敏的先知鸭子,此前已陆陆续续上岸、下水,换地方扑腾去了。更有人塞翁失马,运交华盖,再不济也算交上狗屎运了。
对新闻这个行当来说,这又算是另一个层面的逆淘汰。
媒体精英们都流失出去做了各行各业的“公关”(据说现在有种说法,都是卖,不如卖给资本家)。留下来的人呢,要么死,要么不死不活,少数人可能会如鱼得水腾达飞黄。
但是新闻呢?还有人做新闻吗?恐怕再没多少人做新闻了。其实是没新闻可做了。早些年,我们还不无矫情地喟叹,中国没有真新闻。现在以及将来,半真半假的新闻还会有么?恐怕也没有了。今天一早就见人在朋友圈中刷一个帖子。我没点入,因为一看标题就大体知道它所言之何——自媒体时代将再无新闻,只有传闻了。
更有极端的说法称,哪里有什么自媒体时代,分明是无媒体时代。被包养的报纸,还能算媒体么?
难怪“他叔”要在朋友圈里感叹。
中国最赚钱的报纸也吃财政饭了。如果报纸死的死,养起来的养起来,谁生产新闻呢?网站只能转载新闻,未来转啥呢?
转啥,转圈呗。转圈也能产生热量,抵御寒冬。
报纸的隆冬,在这个岁末,已实实在在逼近、上身、刺骨、寒心。一些弱不禁风的小报更是早已器官衰竭、动弹不得。转圈非但御不了寒,反倒会力竭而速死。
党报有诺亚方舟,渣报唯泰坦尼克?想得美,你可能连小舢板都上不去啊!虽说上了泰坦尼克也八成是死,但它毕竟是豪华邮轮,即便死也是安乐死,或者说享乐死,运气好还能跳上救生艇——总比挤上小舢板,还没出港就翻船好啊。
而那些被包养的媒体从业者,又有多少能在那样的空间畅快呼吸,活得正常点呢?
日前获知,又一位年富力强的业界精英放弃大好前程,挂靴而去。我问他何以如此决绝,他回我这么几字:
各种开会、学习、表态,很烦。
心有戚戚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