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重庆日报》记者吴刚
6月14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在广州联合发布《重庆全球媒体形象报告(-)》。这份报告的基础,是年11月1日至年10月31日期间,国内外媒体关于重庆的报道,共计13万篇。
本文截取报告中有代表性的事件和观点,帮助大家换个视角看重庆。
笔电,全球每生产3台重庆就占1台
“重庆是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西班牙年6月28日出版的《世界》杂志,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评价重庆。
两个月后,西班牙另一本杂志《金融》,则称重庆的经济增长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增长”。
最近四年来,重庆地区生产总值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年的增速为10.7%。
年10月28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盘和林在《新京报》发表文章,对重庆经济的高速增长原因进行了分析:重庆摆脱对过剩产业、房地产的GDP依赖,着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实体经济。近年来,重庆更将资源和精力集中到发展汽车、电子核心部件、物联网、高端智能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实体经济,工业增长因此成为GDP增速的主要贡献者。
“通过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推动地区经济增长”,《新京报》的这一观点,在全球媒体中颇具代表性。
“全球每生产3台笔记本电脑,重庆就占了1台”,即是重庆笔电产业在全球媒体视角中总的、最直接的媒体形象。包括韩联社、德国《世界报》、美国彭博新闻社在内,众多媒体在报道重庆笔电产业时引用得最多的,也是这一句话,由此足见重庆笔电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影响力。
轻轨,重庆交通的一张名片
“一条轨道,车身跨坐两侧,经常处于‘悬空’状态。轻轨是重庆市民的重要交通工具,外地游客也可乘坐轻轨四处观光。”年5月22日,香港大公网发表的《跨座式单轨交通成重庆“名片”》一文,这样描述重庆跨座式单轨(简称轻轨),并称其“给这个中国西部城市的居民带来了难以估量的便利和快捷”。
《澳门日报》年5月11日发表的报道《重庆单轨交通安全可靠》,同样充满了对重庆轻轨的赞美之情。这篇文章写道,重庆山城楼宇密集,道路崎岖,但跨座式单轨系统的动力装置能在不足一米宽的轨道上工作,轻轨安全可靠,投入服务十多年未发生事故。
英国《每日邮报》则对重庆轻轨在某些地段穿过居民公寓楼比较感兴趣。报道称,由于列车经过大楼时产生的噪音只有60分贝,相当于洗碗机工作时发出的噪音,因此不会影响居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