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年,为了应对厚报时代读者时间稀缺的困境,广州日报在全国党报中首家推出封面版,惊艳纸媒界。长沙晚报紧随其后,年也推出封面版。
时间是最无情的判官,随着移动终端致胜时代的来临,纸媒形势骤变,甚至有观点认为,封面版的价值,已经值得怀疑。不管怎样,我们认为,那些当初在实践过程中的探索,其方法论与编处技巧,其价值永不过时。
我们坚信!
一、封面版的编辑原则
1
坚持党性与走市场的统一
坚持党性,就是坚持政治这根弦不能放松,不能为了一时的卖座吸引眼球,降低报纸品格。对于党和政府的重要活动,应该在封面有所体现。比如中央政治局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的新闻,《长沙晚报》在封面版做了头条,而《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封面版只字未提。《广州日报》同样是以这条新闻做的封面头条。
2
选材丰富但倾向中性题材
选材中性,就是不能太多渲染恶性题材,适当的控制负面新闻。比如江西一男子连炸抚州三座机关大楼的新闻,这个新闻本来是在封面抽屉做了导读的。后来值班老总觉得不妥,把它撤了下来。值班老总的决定是正确的,封面版除了要有震撼力,更要注重导向性。事实上一些主流媒体的封面也没有做这条导读。比如《广州日报》在A3版做了大篇幅的报道,但封面只字未提。
3
模式鲜明基础上手法多样
手法多样是建立在模式相对固定的基础上的,模式相对固定,有利于形成醒目的封面识别系统。
版面基本模式明晰。我们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抽屉,为什么要设置抽屉?一是丰富信息量,保持新闻信息的密度,二是有利于拉窄主栏,形成“黄金报型”。
稿件处理基本模式清晰。出于坚持党性的原则,有些领导人的活动放在头条,但是可能
在向“观点纸”、“深度纸”的转变中,重大新闻题材的封面策略应对应该是报纸转型变化期间很好的考量。
1
视觉为王
现代报纸的竞争,不仅是新闻内容与题材深度挖掘的竞争,更有视觉效果版式设计的比拼。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报刊零售市场上,“三步五秒”的视觉吸引如果很难实现,那么封面的设计一定程度上就是失败的。从视觉心理而言,文字的功用显然不如图片直观、有效。所以,封面的一张好图往往是设计成败的关键。
2
创意至上
汉字本身是可以做出图片效果的。国字拆成框+王,中间“新中国”气势磅礴,加红绸带自上而下绕行,版面突破“国”字本身的方正,灵动起来。
平面的可做出立体效果,明明是用来看的,跃入眼帘却又是可以听的。国歌雄浑高亢的力度,居然给他们乾坤大挪移到报纸上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