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为搭建多方交流学习平台,总结分享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经验,共同探讨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推进社区矫正社会工作事业持续发展,11月30日上午,由广州市司法局主办,广州市中大社工服务中心承办,广州市司法矫治协会、广州市尚善社会服务中心、广州市广大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花都区心感觉心理辅导中心共同协办的“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实践、经验与前瞻——首届穗港澳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研讨会”在广东迎宾馆顺利召开。
出席领导|■
专家学者|■
机构代表|■
媒体报道|■
广州市司法局局长廖荣辉、副局长王文生、副巡视员鲁义华,广州市财政局政法处处长陈斌,广州市司法局社矫处副处长谢礼鑫、副处长白冬红、调研员刘俏屏,广州市民政局社工处副处长康仁禄等14位重要领导,19位从事司法社会工作及相关领域研究的穗港澳专家学者,16家广州市(区)司法项目承接机构代表人员,共计余人出席了此次研讨会,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广州日报、羊城晚报、信息时报、新快报、南方都市报和大粤网分别进行重点报道。
司法局领导及穗港澳专家合照
本次研讨会分为主会场和三个分会场:
主会场采用主旨演讲的形式,邀请港澳专家、本土专家对宏观政策及动向进行全面解读,对社区矫正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概括梳理、并围绕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创新发展进行展望。
分会场则采用专题讨论的形式,邀请行业内专家、教授、社会组织代表就当前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模式、方法、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创新点进行深入探讨,为一线人员提供服务指引。
广州市司法局局长廖荣辉开场致辞
广州市司法局社矫处副处长白冬红作为主持人欢迎了各位领导嘉宾的莅临出席,并就社区矫正工作的背景和历史作了简要介绍。广州市司法局局长廖荣辉进行开场致辞,并表达了对各位司法社工的肯定以及此次研讨会的期望。
研讨会前期,主办方面向社会公开进行征文,共计征集到关于社区矫正领域的论文31篇,经过5位专业评委的点评及打分,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4名。所有论文均收录到本次研讨会论文集中,以此肯定他们的服务经验、理论研究水平及肯定他们在司法领域所作出的贡献。
廖荣辉局长为论文评选一等奖获得者刘念颁奖
专家学者分享解读:
在主旨发言环节,来自香港政府社会工作主任协会主席张达明先生、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顾问符俊雄先生、香港善导会高级经理杜国森先生、澳门理工社会工作教授及澳门电台时事评论员苏文欣先生、中山大学法学院杨建广教授分别做了主题分享。
张达明先生
---《青少年违法者感化服务,服务概念和发展方向》
符俊雄先生---《感化主任需具备的知识、态度、技巧》
杜国森先生
---《从香港经验再思广州市社区矫正社会工作》
苏文欣先生
---《浅析澳门社区矫治与社会工作者角色》
杨建广教授
---《广州市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的系统化建构》
沙龙互动:
五位专家学者分享完毕后,作为沙龙嘉宾与全场参会人员共同进入了沙龙互动环节,广州市中大社工服务中心总干事甄鹤主持了该环节,几位专家就主持人的提问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现场观众在提问部分中提出了关于未成年人行为问题的正常处理方法和服务成效体现时,符俊雄先生特别提到分析问题成因、预测服务技巧、评估服务成效等是处理是否准确的关键,服务成效多通过实证研究加以呈现。
沙龙互动
沙龙互动现场提问
最后,广州市司法局副局长王文生在会上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希望穗港澳三地有更多的交流和相互学习;二是努力壮大司法社工队伍,使之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三是对研讨会成果的充分吸收,不断提高司法社工的专业水平。随着热烈的掌声响起,研讨会上午主会场部分圆满结束。
广州市司法局副局长王文生讲话
下午的三个分会场同样精彩:
分会场一:主题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模式及路径,由广州市尚善社会服务中心负责,此会场请来了香港专家伍子明先生、本土专家谭晓雨女士、卢玮女士等专家,就会场主题进行相关的演讲;
↑参会人员合照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实务方法与技巧
分会场二:主题为社区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理论与实践,由花都区心感觉心理辅导中心负责,此会场请来了香港专家余汉杰先生、本土专家唐伟女士、李惠娟女士等进行专题演讲;
会议现场
分会场三:主题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模式及路径研究,由广州市广大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此会场邀请了香港专家赵立基先生、本土专家程潮先生、黄远清先生和吴巧敏女士等进行了演讲。
现场合照
三个分会场内容丰富,使在场的前线社会工作者受益良多,为广州市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指引。
将
近七个小时的探讨中,发言的专家准备充分,各抒己见;与会人员聚精会神,在互动环节与专家们进行激烈讨论。研讨会的最后,主办方再次感谢大家积极参与,并希望研讨会上的主题发言能够带给大家更多有关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思考,继续引领实践和学术前沿。带着对社会工作行业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各种肯定、思考和期盼,研讨论圆满落下帷幕。
来源:中大社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