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举办好今年“革命历史大讲堂——社科专家话江门红色文化名片活动”,市委党史研究室在五邑地区众多的红色资源中,选取了7处具有代表性的革命遗址,作为“红色文化名片”重点推介,近日联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到革命遗址实地拍摄,采访了革命历史相关人物,以图像、视频、访谈等形式,真实呈现红色历史故事,力求使广大群众对江门红色文化名片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鹤山市,摄制组一行拍摄了雅瑶镇昆东村的宋氏大宗祠和宅梧镇靖村的余氏大宗祠。其中,前者是中共鹤山县第一个支部旧址,是鹤山县苏维埃政府成立的地方;后者是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成立旧址。两处革命遗址均见证了鹤山地区人民参与革命斗争的一段历史,在江门五邑地方党史上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在开平市百合镇茅冈村、赤坎镇腾蛟村、塘口镇以敬村,摄制组拍摄了五邑地区唯一一座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以及南楼纪念公园、谢创故居,通过镜头全景式展示了与上述革命遗址有关的“刑场上的婚礼”“南楼七烈士”等一段段悲壮故事,以及抗战时期开平地区党组织恢复重建的艰辛过程。同时,也生动诠释了周文雍、陈铁军、谢创等一批共产党员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以及崇高的革命精神,彰显了五邑华侨侨眷为保卫家园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情操。
在恩平市大田镇励英学校、镬盖山,摄制组通过年过七旬的知情人现场讲解,了解当年镬盖山战斗的激烈场面以及六壮士为革命不怕牺牲的英勇行为。在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驻地旧址励英学校,通过展览厅的布展内容,重温了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从成立、发展、开展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同时,也展现了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与当地群众浓厚的军民鱼水之情。
在台山市都斛镇林基路纪念公园、林基路故居,摄制组用镜头记录了全国著名党史人物、革命烈士林基路从学生时代投入革命事业到受党中央派遣前往条件艰苦的新疆地区任职,深受当地群众爱戴的光辉事迹,以及他作为人民的好干部勤政为民的优良作风。
本次拍摄活动中,摄制组还联系到3名与革命历史事件相关的人物接受采访,包括已届94岁高龄的吴东就老人(南楼七烈士之一司徒耀的遗孀)、谢军威同志(粤中纵队副政委谢创的儿子)、林充同志(林基路烈士的侄子),由他们亲口讲述至亲参与革命斗争的历史,以及在他们身上所受到的精神触动和深远影响,增强革命历史人物的感染力。
拍摄工作于1月26日全部顺利完成,制作完成后,将在“革命历史大讲堂——社科专家话江门红色文化名片活动”上,以及广州日报全媒体平台上公开播放。
(来源:中共江门市委党史研究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