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小灵通”与“十万个为什么”
叶永烈,笔名萧勇、久远、叶杨、叶艇。年8月30日生,一级作家、教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浙江温州人。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以儿童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叶永烈18岁开始发表科学小品,年在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第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年20岁时,他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编写,年完成《小灵通漫游未来》;之后从事科普创作,年3月,被文化部和中国科协联合授予“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年春,时任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编剧的叶永烈发表科幻小说《石油蛋白》,年,叶永烈任导演的电影《红绿灯下》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科教片奖。其中,《小灵通漫游未来》及其改编的漫画至今仍以万册的销量占据中国科幻小说销售榜首。要知道这部书是在年写成的,当时电信的小灵通命名还曾获得叶老的授权,他因此被称为“小灵通之父”。叶永烈,吴波摄于年南国书香节从科普作家转型纪实,成就斐然
年之后,叶永烈开始由科普和科幻作品创作转向纪实文学的创作。他以《走近钱学森》荣获第七届图书势力榜年度好书大奖。叶老曾在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对自己的创作做过一次数字总结:“我整理了一下我的科普作品,叫作《叶永烈科普全集》,有28卷,万字;我的纪实文学作品是万字;还有行走文学,《叶永烈看世界》21本,现在已经全部出版,万字。”据介绍,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叶永烈建立了完善的个人创作档案,各种文稿、书信、照片、采访录音、笔记,作品剪报、评论、样书等均分类保存。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叶永烈创作档案”,成为中国当代历史研究的一批原始文献。作为最早采访傅家的作家,叶永烈藏有很多一手材料。叶永烈曾说,这些东西已经不可复制,那么多傅雷的亲友也都过世了,“我把这些采访录音、资料都捐给上海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会进行数码化,以后供后人去听。”印象叶永烈,文字如人忆常在
获悉叶老去世,中国作家协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