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约12万持证读者,即约5%的人口有借书证,高于全国的2%的平均线,但水平仍较低
五年来,借阅次数最多的读者共借阅图书1711次
究竟市民最爱看什么样的书?心理学、国学、青春文学……书店、网络等均可给出不尽相同的答案然而,顺德图书馆给出的答案是“轻松类小说”
统筹/徐靖
来数数
break:break-all"> 一名市民在顺德图书馆阅读图书
谁读书最多?
根据顺德图书馆提供的数据显示,近三年,每年都有超百万人次走进顺德图书馆(包括旧馆),这意味着平均下来,每天的进馆都在3000人次以上同时,记者发现,进馆人次呈现明显的周期性规律,寒暑假、周末、节假日等日子,图书馆可能一座难求若平时上班、上课时间,图书馆就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显得有点冷清了
新馆建筑面积28600平方米,可提供1100个读者阅览位,日均可接待6000多人次
数字图书馆
为什么会出现负增长?萧志华认为,“这和顺德图书馆的集群建设有关,近两年来,北滘、龙江等镇街相继开放自己的图书馆,而试点图书馆进校园项目以来,学生在校内就可享受图书馆的服务,因此,该项目实际上也缩减了学生群体进馆的人次”
文/陈绪厚、胡迪、吴佳
图/陈枫
“我们必须能够让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都获得图书”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文化产业与版权部主任兼教科文组织出版社社长米拉格罗斯·德尔·科罗尔女士曾多次强调的一句话某种意义上,城市的图书馆就承担着此项功能本周,金版记者根据顺德图书馆提供的近5年进馆人次、借阅册数、十大借书榜等数大洋网番禺日报据,整理出了顺德人自己的读书报告
在大多数顺德人的心里,梁銶琚图书馆最能代表顺德人的读书历史根据数据,在新馆开放的五年里,梁銶琚图书馆进馆人次略有增长,一年进馆人次约为60万人次以上
“新馆开馆之初受限于各因素制约,如新城区住户不多、市民对于新图书馆缺乏认识等因素,故初始人流量较少”同时,萧志华还表示,随着周边配套设施的完善、人气的聚集,新馆当初的“尴尬”已不复存在,但还大有提升空间
图书馆的未来在哪里?
为了提高进馆人次及借阅率,顺德图书馆自2010年起开始推行全家通借书证,读者家庭一次性可借阅14册书刊2013年还实施了公共图书馆进校园项目,分阶段为全区200多所学校近30万学生免费办理借书证
进馆人数去年首降
“日均上千人次进馆,700多广州日报每日闲情b5册图书被借阅”,这样的数字看上去并不赖但对于设施完备、建筑面积28600平方米、可提供1100个读者阅览位的顺德图书馆来说,这还远远不够馆长坦言,目前该馆离“饱和状态”还很远而同样在去年,顺德区图书馆进馆人次还首次出现了负增长,进馆则同比下降了3万多人次
利用率不高有提升空间
日均3000人以上
借书证,是衡量读书文化水平的一把重要标尺“目前,全区只有约12万持证读者,也就是约5%的人口有借书证”尽管5%的数字远高于全国2%的平均线,但萧志华表示,这与深圳的10%、美国的40%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讨论
break:break-all"> 顺德图书馆拥有良好的设施和环境
“成本很高,但不得不去做”而在萧志华的构想中,除了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图书馆还必须按集群的思路去广州日报社官网做,具体到顺德,就是把各镇街、各村居纳入在内此外,萧志华还强调说,图书馆馆员还必须专业化,使其逐步向参考咨询馆员转变,做好信息咨询等服务而各镇街图书馆也应走专题图书馆的道路,与当地特色相结合,如容桂突出艺术类等,这也有助于引导馆员向咨询馆员转变,以便为市民提供更加专业的信息咨询服务
“被孩子包围”,“好多孩子们的书籍”,这是不少人对新馆的印象市民的这一印象也得到了数据印证,按借书证统计,7~18岁之间的读者占32%顺德图书馆馆长萧志华表示,“考虑到不少家长的借书证实际上是给孩子用的,可以说青少年读者应该占到了50%以上”萧志华还表示,寒暑假、节假日图书馆的火爆情形,也主要得益于青少年读者而记者注意到,在每年借阅次广州日报大洋数最多的书目榜单,少儿类图书总是高居榜首
青少年读者占50%
顺德图书馆借阅率最高的是生活、文学类图书,其中文学类占全部外借图书的42.5%,而艺术类和工业类两类占16%
顺德图书馆近5年进馆人次、借阅册数等显示 去年进馆同比下降3万人次 首现负增长
齐关注
还记得年少时彻夜抱着一部小说通读时的兴奋吗?还记得躲在书店的一隅不肯抬头地啃着那本漫画书的专注劲儿吗?电子科技在便捷我们生活的同时,也让我们不经意地疏远了书籍今天,你读书了吗?似乎成了人们对读书诉求最朴实的表达
2009~2013年,新馆每年文献采购经费为300万元;2014年,文献采购经费为350万元,其中70%用以采集纸质书籍及报刊,约7万册
与此同时,利用率不够,也是顺德图书馆所存在的问题这种情形在新馆开放初期更今天广州日报为突出:2009年该馆日均进馆人次不足800人,日均借书册数仅300多册,而全年借书榜单上,借出次数最多的书仅为39次
哪些书最受欢迎?
而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眼中,图书馆的进馆人次增长已进入平稳期,不太可能再高速增长这种负增长,在该工作人员看来,也属于正常波动对此,萧志华表示,经过几年的发展,进馆人次已经很难持续增长,但目前图书馆也在努力,将通过提高服务、利用数字阅读等方式,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
技术的革新及媒介的转换,让书籍到书店,最后延伸至图书馆,如何发展成了大家关心且热议的话题
每年有多少人进馆?
儿童读物及文学小说
负增长与集群建设有关
而为了应对技术化的浪潮,近年来顺德图书馆也做出了积极的尝试萧志华透露在该馆每年350万元看今天广州日报的文献采购经费中,其中30%将用于购买电子书籍等该馆在原来一些专业型数据库的基础上,近两年新增了超星电子图书、中华数字书苑、中华连环画等多种数字资源另外,通过引进“库客”音乐数据库,开办了首个专题图书馆——音乐图书馆
具体到图书馆的未来,同样也一直有两派对立的观点,要么消亡,要么大有可为对此,萧志华表示,他倾向于后一种观点,因为阅读需求始终存在,但图书馆确实要做出改变,迎接数字化的大潮
萧志华表示,根据借阅次数的相关数据,市民最爱题材是比较轻松、休闲、娱乐性为主的小说据统计,顺德图书馆借阅率最高的是生活、文学类图书,其中文学类占全部外借图书的42%左右,而艺术类和工业类两类占16%而记者从该馆五年借阅次数最多的十大查看今天广州日报榜单看到,儿童读物及文学小说作品,始终高居榜首
“我们的读者,往往是一家人带着孩子来,通过孩子,家长也参与到了读书中来”基于这样的特点,萧志华透露说,目前正在筹建少儿图书馆区,届时有望有针对性地为青少年读者服务
白癜风患者要加强自身免疫力白癜风患者应注意保持积极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