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打响了第一枪
11月30日下午,广州多个区同时官宣,解除所有临时管控区,除了高风险区外,其余全部按照低风险区来对待。
同时,广州和宣布各区进一步优化五个方面的防控措施:
第一,科学精准划定高风险区(不得随意扩大);
第二,精准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不以时空伴随作为判定密接标准);
第三,做好密切接触者的隔离管理。密切接触者原则上落实集中隔离观察,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实施居家隔离。
第四,科学开展核酸检测。
第五,加快疫苗接种。
不得不说,作为千年商都的广州,这一次相当有魄力。
当下广州的疫情,仍没有迎来拐点。11月29日0至24时,广州市新增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其中社会面68例。
在社会面没有清零的背景下,广州敢于放开所有的临时管控区,这无疑是需要魄力的。
广州给我们的信号无疑是明确的,疫情防控将越来越科学。在11月29日刷遍全网的浙江宣传发布的《“人民至上”不是“防疫至上”》文章中,同样有相同的信号。
广州不仅是这一次疫情中率先宣布解除全部临时管控区的城市,还是率先宣布长期居家老人、每日网课学生、居家办公者等无社会面活动的人员,无需核酸检测的城市。
之后北京、郑州等城市才跟进这一措施。
02复苏经济是最大推动力
这次广州敢为人先,除了魄力之外,经济问题更是最大的推动力之一。
在宣布解除所有临时管控区的同时,广州明确宣布,“全力以赴稳住经济发展大盘,稳住广大中小企业发展基本面”。
这句话告诉我们,发展经济,稳住就业,已经成为了头等大事。这和浙江宣传定调的“人民至上”不是“防疫至上”,异曲同工。
广州今年遭逢了多次疫情冲击,这一次无疑是最大的。
在这一次之前,广州的经济发展已经感觉明显吃力。
前三季度,广州GDP为.4亿元,同比增长2.3%,排名已经被重庆超越。事实上,上半年的GDP重庆就已经超越了广州。
数据:各城市统计局重庆能够在上半年和二季度超越广州,关键力量在进出口。
上半年重庆的外贸进出口增长了12.5%,前三季度同比增长了8.5%。同期的广州,上半年同比为-5.7%,前三季度进出口负增长7.3%。
前三季度广州虽然遭遇了多轮疫情冲击,但波及面积和深度和这一次没法比。
换句话说,在这一轮冲击之下,广州各方面的经济数据面临的压力无疑更大。
这种压力当然不止广州有,当下所有的城市都有,看看三季度的经济增长数据,换挡降速无一例外。
重庆前三季度在广州跑得慢的背景下,超越了广州,但和广州一样,当下的重庆也遭遇了新一轮疫情冲击,且冲击深度已经超过了广州。
这让年末的第四城的悬念再度加深。
不光重庆,北京的经济也充满着变数,还是成都、武汉等城市。这一轮疫情来势汹汹,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没有一个置身事外。
03留给其他城市的时间不多了
在这轮冲击之下,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一些经济数据,让我们再度感受到了经济方面的压力。
11月30日,国家统计局披露,11月份制造业PMI指数为48%,继10月份回落至荣枯线以下后,距离又拉大了不少。
所谓制造业PMI指数也叫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是国际上比较通用的衡量制造业经济度的一个指标,以50%为荣枯线。
可以看到,进入年以来,制造业PMI只在1月、2月、6月和9月份位居50%以上,其余都在荣枯线以下。11月份的制造业PMI指数是继4月份之后距离荣枯线最远的一次。
同时,我们的失业率仍维持在比较高的位置,11月份的数据尚未公布,10月份为5.5%,与九月份持平。
在这种压力之下,面对即将结束的年,面对年初定下的5.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面对前三季度3.9%的增速,面对新一轮疫情冲击,我们需要更加科学的防疫措施来给经济减负。
所以,11月份发布了“优化防疫20条”。
同时,还发布了一系列复苏经济的文件。
比如接连几份给房企输血的文件,同时A股还打开了关闭七年之久的融资大门。目的便在于,通过放松房企的融资,推动保交楼,推动房地产缓慢复苏,推动经济发展,推动就业复苏。
同时,11月21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从多措并举夯实工业经济回稳基础、分业施策强化重点产业稳定发展、分区施策促进各地区工业经济协同发展、分企施策持续提升企业活力、保障措施等五方面提出了17项具体举措。
并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特别是工业大省、重点行业和大型企业力争完成全年预期目标,为稳定全国工业经济挑大梁;其他面临困难的地区、行业和企业,要着力攻坚克难,全力以赴稳增长。
意思很明确,工业大省的兄弟们,该出来扛压力挑大梁了。这和之前呼吁几个财政大省完成中央财政上交的任务是一样的。
这些政策想要有效落地,疫情科学防控是重中之重。在“优化防疫20条”发布之后,很多地方依旧我行我素,层层加码现象甚至比之前还要严重。
当务之急在于拿出有效办法管控地方上的不作为、整顿各种地方上的层层加码乱象,给民众以呼吸,给民众以信心,给民众以收入,给民众以生活。
唯有如此,才能打通消费端,才能迎来消费复苏,推动经济复苏,推动就业复苏。
这时候就需要一些城市起到表率作用,广州无疑是这次落实“优化防疫20条”中的佼佼者。
广州已经打响了第一枪,但广州更需要支援,不能孤军奋战,否则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石家庄。
接下来重庆、成都、武汉、深圳等城市,应该跟进顶上去。上行下效,相信其他城市也会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