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国际班考察第1站:华美中加高中
时间:4月11日(周六)10:00-12:00
地点:华美中加高中(广州市天河区华美路23号华美学校)
-
注意事项:学生家长自行前往,9:50在学校门口集中。
华美中加高中校长专访——
针对华美中加国际高中的办学和对国际班的相关情况,《广州日报》专访了斯蒂芬校长和陈校长。
StephanPelland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学校()---华美中加高中(HuameiBondInternationalCollege)的校长,他拥有文学学士、教育学士、教育硕士学位,历任学科负责人、校长、督学、课程发展、教师培训等多种职位,在学校、学区、安大略省等各个层次的教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具有较强的领导力和教育专业背景,在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业进步、学校系统绩效提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5年的国际教育的经验,对中国文化、中国教育及其与西方教育的整合,有着自己的教育智慧和管理操作经历。
1、今年华美中加高中招生有许多创新之处,请简单介绍一下。
高中招生是一个双向互动、寻找“对”的过程:学校方面,就是要找到合适在华美中加高中项目下读书的学生;学生和家长方面,要找到适合自己成长和未来发展的国际高中。我们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围绕并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基础,提供可选择的国际教育项目,用项目来吸引和帅选合适的学生,实现学生的类别化、个性化成长。
学校在十八年的探索基础上,以引导和帮助学生“价值留学、理性留学、稳健留学、安全留学、成功留学”为己任,帮助不同类型、需求的学生圆自己的留学梦。我们提供针对不同需求、不同基础、不同目标的学生,有不同类型的课程项目:
1)针对英语和理科基础好且倾向于学理工同学的AP课程项目,
2)针对英语好且希望学习西方人文精华的CIS项目,
3)针对尚未决定专业方向而在高中阶段继续探索的“双文凭课程”项目,
4)针对入读高中阶段后才转入出国留学轨道学生的加拿大预科项目,
5)针对有飞行梦的学生的航空项目。
2、华美中加高中学生的学习和教学有什么特点?
1)华美中加高中学生聚焦于语言文学和数理学习,以获得加拿大安大略省高中文凭。
2)课堂之中创设大量的学生冒险、合作、解决问题、应用等机会。
3、今年华美中加高中新开了航空特色班,请介绍一下这个班,以及相关的背景。
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国民航业的发展方向,提出对通用航空及航空运输规模的发展目标。年始,将逐步放开低空空域。到2年,我国通用航空将实现规模化发展,每年新增通航飞机架以上,急需数以万计的飞行员。
我们的航空班项目实际是珠海易航航空公司找上门的“订单式”培养航空飞行员和航空专业、管理人才的产物。这个班有几个特点:1)学生有飞行梦。入读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基本选择航空飞行和管理的方向,侧重于在通用航空这一“蓝海”发展的学生;2)体检过关。学生通过体检(低于国内民航飞行员的标准)且合格的男生、女生才可以入读,3)学特色课程。高中阶段的课程基于双文凭、双课程,加开校本化的“航空特色”课程,4)对口大学。学生大学出口定向于美国、加拿大的航空学院,5)专业+飞行驾照。大学期间,学生修习相关与航空相关的专业,获得本科文凭,并考世界通用的商用(通航)驾照。6)舍得投资。家庭要有一定经济实力,能够支付多万的国内外学习费用。
4、现在广州开设国际班的学校越来越多,同一学校开设的项目也越来越多,你认为,广州国际班现在的走向如何?有哪些发展趋势?
相比较北京、上海而言,最近几年广州的国际班开办是一个“数量上的补充增长”时期,尤其以“培训机构+公办名校”的合作方式为主,有点“一哄而上”的味道,不少学校是被动的,或者是跟风型的。在实际操作方面,大多挂在公办学校名下,依赖背后的教育或留学机构操刀运作。
其未来的发展取决于几个方面:一是国家、省对国际班的相关政策的明朗化,二是地方教育部门的态度和管理,三是操办过程之中的合作双方磨合情况、公办高中从高考行家向留学教育行家的转换情况、家长的满意度情况、学生的出口情况。
关于发展趋势,我们有几个基本的判断:一是教育行政部门一定会出手整顿、治理国际班无序的乱象,二是洗牌即将发生,肯定会有几所学校的国际班不能够办下去;三是家长和学生的留学教育理念更加理性,选择也更加有依据。
5、教育部早在前年就明确表示将规范各类公办高中“国际部”,并在去年出台规定,对收费进行限制。此后,上海、北京等地相继对公办校国际班使出“杀手锏”,或限办,或改制。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应该的、正确的引导。上海年出台文件规范公办高中的国际班,不准学校高收费,把财政性教育经费用于补贴国际课程的引入,以推行基础教育的国际化。这一措施受到了根本性质疑:公共性财政经费的性质被用于以出国留学为目标的选择性教育需求上。正如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胡卫副院长在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被广泛传播的提案内容所表述的立场一样:立足于选择性需求的国际班应该主要归还于民办高中,政府的教育资源还是要解决教育公平、均衡等公共性教育需求。从广州的情况来看,这也是救活、激活广州的17所民办高中的“药方”。
6、从一个研究者的角度来看,你认为,国际班或国际高中,应该有怎样的一个发展思路?
许多学校的国际班为了迎合家长的口味,把进入美国顶尖名校作为“噱头”,要知道一年在美国留学的学生达28万之多,其中40%是本科生,而年,排名前15位的美国名校在中国的招生总数是人,可见把目标瞄准进美国名校的办学定位的难度。打算留学的学生,都被名校梦所驱赶,以为花钱和考试高分就能够进入。事实上,又为了躲避高考而步入到“洋高考”的战斗之中,提升素质只能期待放在以后的大学里。这样的办学短期或许会被一些功利性的家长认同,但是却违背了学生出国留学的初衷,终究要被扭转的。
关于国际班的发展思路,可以按照“本”、“道”、“器”的层次来系统思考:
“本”的方面。在我们看来,办国际高中(班)的一定要彻底想清楚几个根本性问题:国际班到底是干什么的?仅仅是培养到国外大学深造的学生吗?还是要培养走向世界竞争的中国人?是不是有市场需求或行政推动力就要开办?这是政府或者公办高中的责任吗?
“道”的层次。是不是全盘引入西方发达国家的高中课程就是国际班应然的道路?取消中国高中的基础课程就对吗?课程开设直接指向考试---“洋应试”还是硬道理吗?
“器”的角度。把培训的方式嫁接到高中校园,这符合高中的教育规律吗?国际化教育的过程只要“考分”的“干货”吗?东方传统文化背景下成长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在课程之中进行文化断乳或隔离,这样对吗?
现在遍地开花的国际班,如同一个个“小作坊”,本身的存在和发展都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难以承担原本赋予的改造学校文化和管理的责任。规范化、规模化、升级版、集约化是广州高中的国际班未来的必由之路。
7、广东新高考改革之后,要求学生更加注重学业规划,在报读国际高中方面,初三学生需要做怎么的学业规划,你的建议是什么?
高中阶段实施学业和职业规划教育,这是大部分教育发达国家的流行做法。按照广东省教育厅的安排,初中阶段应该安排初步的职业选择方面的课程,以引导学生考虑自己的职业,或走读职业高中、职业院校的道路,或走普通高中升学之路。
对于考虑报读国际高中的同学,我们的建议是:
1)你要问自己“我为什么要留学?”我们不建议因为考不好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因为想逃避国内高考的拼搏,因为父母的意见而“被动留学”。希望你是因为对国外的高中、大学的教学、文化会带给你不一样的人生而留学!
2)你要问自己“我的(语言基础、文化基础、家庭经济基础)在哪里?”“我的英语有一定优势吗?”“我适合选择怎么样的留学之路?”
3)你要问自己“什么样的国际高中(班)对我的成长更加有利?是专门化的国际高中还是普通高中的国际班”?“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国际高中课程项目?”“是选择不要中国高中课程的纯境外课程,如A-LEVELL,还是选择承继中国文化的国内高中+国外高中课程?”
简单来说,初三毕业生考虑出国留学道路,选择国际班和国际高中,主要三看:一看自己:对为什么留学的认识,有留学的基础没有,有没有把留学和未来的人生联系起来;二是看学校(国际班项目):学校的规范程度(手续)、课程的情况、校友和毕业生情况、办学历史和规模。三是看未来:看行业的未来,看有到哪个国家学习的打算?有技术移民的考虑没?
白癜风早期中科白癜风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