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5时40分许,由于出现强对流天气伴有雷雨大风,东莞市麻涌镇中交四航局一厂区发生龙门架倒塌,导致附近工棚坍塌。
截至下午18点,现场清理救援工作结束。经核实,工棚入住人员人,自行撤离88人,伤亡51人,其中死亡18人(女性1人,男性17人);仍住院治疗18人,其中4人重伤,生命体征平稳,其他15人轻伤经治疗后出院。(广州日报记者刘满元卢政摄影报道)
△广州日报记者卢政摄
事故原因东莞市委宣传部就事故向媒体通报称,4月13日5时40分许,由于突发雷电大风强降雨,东莞市麻涌镇中交四航局一工地发生建筑坍塌事故。工地一30吨龙门架被大风吹倒,导致附近约平方米的工棚坍塌。△广州日报记者卢政摄
现场组建救援总指挥部下午15时,受省委书记胡春华、省长朱小丹委托,副省长袁宝成赶到救援现场察看救援情况,并主持召开现场会。袁医院,医院治疗伤员。
市委书记徐建华强调指出,我市要继续抓好伤员救助工作,做好伤亡者家属接待安抚工作,保护好现场、主动配合广东省事故调查组的调查。
△广州日报记者刘满元、董哲、卢政摄影报道
今天下午,国务院国资委综合局安全生产处处长柳长森、省安监局局长黄晗、省公安消防总队队长王郭社、省质监局党组成员林少冶等也赶到现场参加救援工作。
现场共出动消防人员人,消防车40台,广州、深圳消防总队也派员赶赴现场支援;卫生部门组织全市专家、骨干力量全力救治。省消防总队、省安监局有关领导也赶到现场救援。
目前,麻涌镇政府及事发企业已成立善后处理小组,抽调专门人员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对伤亡人员家属进行一对一沟通安抚。事发企业已划拨善后处理专款0万,尽最大努力保证人员救治,帮助解决困难问题。(广州日报记者刘满元卢政摄影报道)
一名消防员救援中受伤△广州日报记者刘满元、董哲、卢政摄影报道
救援过程中,有一名消防员队员在受伤,所幸无大碍。截至目前,总队全勤指挥部遂行出动,并调派直属特勤大队、广州消防支队、深圳消防支队前往增援。(记者刘满元、董哲、卢政摄影报道)
△广州日报记者刘满元、董哲、卢政摄影报道
△广州日报记者刘满元、董哲、卢政摄影报道
现场图集△广州日报记者刘满元、董哲、卢政摄影报道
△广州日报记者刘满元、董哲、卢政摄影报道
△广州日报记者刘满元、董哲、卢政摄影报道
△广州日报记者刘满元、董哲、卢政摄影报道
△救援现场南方日报记者胡国球何明强
△救援现场南方日报记者胡国球何明强
△救援现场南方日报记者胡国球何明强
△救援现场南方日报记者胡国球何明强
△图为事发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东莞东江口预制构件厂的营业执照。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胡国球何明强
新闻加点料毋庸置疑,塌方,是一场灾难,但它不是毁灭性的,只要我们防范得当,一条条生命可以化险为夷,成功自救逃生。那面对灾难来临,我们该怎么做呢?
下面就塌方的应急措施
给大家分享下几条保命绝招:
第一招是敏锐观察,“望风而逃”。迄今为止,这是最好的求生办法。在大暴雨等灾难性气象天气来临前,以及附近有发生火灾等潜在危险因素时,市民应该特别提高警惕性。一发现附近建筑物有土石松动的迹象或者听见有疑似建筑物倒塌的异常响动,就应以最快的速度逃离险境。第二招是躲藏并捂住口鼻。尽可能携带水源如盛满水的盆、杯,钻到床、桌子等能够起到支撑作用的坚固物体下面躲藏。用衣物、毛巾蘸满水后捂住口鼻,同时闭上眼睛,以便逃过致命打击。此外,有水源在附近,能够确保被埋在废墟里的幸存者挺过5-7天。第三招是在坍塌发生后,用手机和外界联络。建筑物倒塌不会阻碍手机通讯信号,这样做能使营救人员尽快得知自己的位置,便于施救。第四招是保持镇静,不要乱动,以便将身体的消耗降到最低,等待救援。专家说,人在保持安静的状态下,只需消耗卡能量:而乱喊乱叫乱动时,需要0-卡能量才能维持生存。这样做还会增加氧的消耗,甚至导致吸入大量烟尘,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如
果
自己在塌方中受伤出血,首先应用毛巾、衣服紧紧扎住伤口距离心脏较近的位置,减少出血。但应注意,每隔一个小时要放开几分钟,避免肢端缺血坏死。骨折伤者应先止血,保持姿势不动。如果身边有人不幸受伤,应该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施以援手。
专家表示如果遇到建筑物完全坍塌,
一般来说生还机会十分微小,
但局部塌方只要应对招数得当,
仍然有自救的机会。
编辑:小K
来源:广州日报(记者刘满元、汪万里、董哲、卢政)、广州日报大洋网、南方日报、
广东消防等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医院的偏方治疗白癜风哪的医院好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