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3号线很挤,天河比较堵……
每当遇到这样的场景,
我就会问
广州到底有多少人啊?
近日,广州市统计局公布了最新数据
广州年末共有常住人口:
.35万人!
形象的解释一下
广州的总人口比葡萄牙整个国家
多出了多万(葡萄牙人口:万人)
葡萄牙国土面积有9万2千多平方公里
而整个大广州只有7千4百多平方公里。
广州吸附人流的能力
一直在全国位居一流水平。
▲广州近年来人口增加情况(单位:万人)
而从年到年
广州总共增加的常住人口
多达54.24万人
这个数据领跑中国一线城市!
这么多人愿意来广州
广州的吸引力杠杠的!
▲中国一线城市年末与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对比(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局官方消息)
上面的图表说明,广州常住人口在去年的增量上已经领跑全国一线城市。
这么多人在广州工作生活,他们分布的情况却非常不均匀,让我们从每一个区来剖析一下。
白云区:人气最旺
白云区已经多年是广州市常住人口最多的区。从户籍人口数量来看,白云区的数量不如越秀、海珠,户籍占常住人口比例也不到40%,看来白云区的人气主要是依靠外来人口。
番禺区:人口增长快
年,番禺区的常住人口达到5.22%,已经成为当年广州各区常住人口增速最快的,今年番禺区的常住人口增速已经达到6.2%,再一次增长。番禺已经成为承接主城区人口疏解的居住城区,但是如何解决睡城的问题,就需要产业更好的布局了。
海珠区:外来人口比例正在降低
以前的海珠区,整体上承载着核心城区的人口扩散和外来人口的聚集两大作用。以前外来人口都倾向于居住在靠近市中心,成本又低廉的海珠城中村。
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年海珠区外来人口高达50.62%,而从现在的数据来到,这个比例已经降到37.5%。
天河区:经济最强、幸福感……
最高大上的天河,外来人口居然接近5成。也难怪,天河区连续十年GDP总量全市第一,但是在去年的《广州市居民幸福感状况调研报告》中,天河的幸福感垫底,这是因为高房价和生活成本吧。当然幸福感第一的是白云区。
越秀区:户籍人口居然少于常住人口
作为户籍人口人数最多的区,但是越秀居然户籍人口长年少于常住人口。这其中的原因,应该是他们都去其他区买房居住了,老广还是土豪多。
增城区:未来还需要更多人口进驻
增城面积占广州的20%,人口(目前)只占10%,增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根据官方的规划,到年,增城可容纳规划服务人口万人,远景控制在万人以内,而目前增城常住人口的增长率仅为2.2%。
黄埔区:常住人口增长非常惊人!!
黄埔区年末的常住人口是89.85万人,而年末的常住人口已经达到.26万人,增长率高达20%!,比以往增长最快的番禺区多出了4倍左右。可见,在“活力新黄埔”为总体目标下发展,黄埔区规划未来5年GDP超亿、新建8条地铁的消息给了新黄埔市民一剂强心针。
花都从化:就看交通建设如何跟上
这两个区主要离较远,目前还没有充分起到对城区的分流作用。目前该两区还没有地铁站,但是到年,花都区会有12个地铁站,从化会有6个。
荔湾区:常住人口一年增长0多人
荔湾作为老区,人口增长实在不明显。年末,它的常住人口是92.17万元,一年来只增长了0多人。
南沙区:未来的目标可是万人口
南沙是广州非常瞩目的一个区,承载着广州经济的未来,目前虽然人口依然很少。但是《广州南沙新区城市总体规划(-)》及《广州南沙新区明珠湾区城市设计及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提出,至年,南沙将增至万人,这个目标可谓非常宏大。
增速领先一线城市
对比早前公布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人口统计公报,记者发现在常住外来人口方面,广州市年比年增加了37.94万人,同样领先于上述三个城市。
对此,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表示,人口是衡量一座城市发展潜力、宜居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广州常住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增幅在一线城市领先,说明广州在上述方面具备明显优势。
巨头项目带来人口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