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南方都市报是国内一家重要的全媒体集群,在传媒界颇具知名度和影响力。本文首次将其组织结构演变分为三大阶段,对每一阶段结构特色作阐述说明和梳理。作者希望借此个案,对国内其他报业组织的内部管理、结构调整与改革创新起到借鉴和参考作用。
组织结构是描述一个社会组织的框架体系,就像人类由骨骼确定体型一样,它是社会组织实现战略目标和建构核心竞争力的载体,也是每一位员工发挥各自优势获得自身发展的平台。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在我国都市类报业中被誉为“小鸟天堂”,这对于一个年3月30日始创于广州、年元旦改为日报,时至今日刚满20岁的报业组织而言,显得尤为突出。但就规模而言——包括香港分部、澳门分部“2+6+2”等跨区域发行,《南都周刊》、《风尚周报》、《南都娱乐周刊》、奥一网等多品牌裂变为特征的报系集群的出现——虽为子媒之身,南都确实有资格匹配这个美誉。本文以时间为轴,切入南都组织结构演变过程,展现其结构变迁的历程。
考察
南都组织结构演变历程表
1第一阶段考察(年~年~年)
——编委会管理核心:编委会决策,主编、副主编(总经理)负责;
——扁平化;
——组织结构基本框架的建立;
——经营部门(广告部)组织结构的调整、演变。
2第二阶段考察(年~年)
——四委会管理核心:社委会决策,编委会(主编)、经委会(总经理)、行委会负责;
——事业部制结构;
——矩阵式结构;
——南都报系的组建及其内部结构各部分与母集团相应的衔接、重组。
3第三阶段考察(年~)
——全媒体集群运管会管理核心:全媒体集群运管会集体决策,首席信息集成官、执行总裁负责;
——模块化;
——集群各组成部分利用新平台的模块化聚合重组。
分析
1第一阶段:追求盈利(年~年)
关键词:扁平化
从周报到日报,再到年管理核心重组前,南都组织结构整体强调专业分工、管理层级高耸的直线职能制运行,但在与市场短兵相接的广告经营部门,却采取强调灵活机动的扁平化结构。
年随着母报对都市类报纸的重视,仍在亏损状态的南都被改为日报,时任母报总编辑的范以锦接受南方日报社社委会指派,成为内部分管南都编委会的领导。
年,南都广告部开始尝试按区域进行市场划分,初期设立了省内部、省外部两个部门。至当年第四季度,内部结构开始细分为广州部、广东部、拓展部、专栏部(专刊部)、代理部和版面部五个部门,南都广告部组织结构雏形初步完成。
早期,南都广告部结构扁平化特征体现在:第一、以总经理为核心确保了广告市场的快速应变能力;第二、除了上传下达、传授经验外,部门经理和业务员没有本质区别,多数问题都由业务员越过管理层级直接向总经理汇报;第三、业务员的建议几乎不受阻挡,直接到达核心管理层,并且立即可以决定是否实施。
随着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行业广告市场兴起,南都广告部从年起逐渐调整内部结构。年末,除之前增加的公关部、办公室外,另设行业部,负责手机、电脑、汽车、酒类等行业性广告,同时设置副总经理。
年以后,南都编委会最终确定了“行业为条、区域为块”条块结合(即行业划分为主、区域为辅)整体广告部门组织结构重组计划,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保证责任细化,使业务员做到守土有责。与此同时,以深圳站建立为代表,南都启动一直持续至今的跨区域发展“榕树战略”;《南方体育》的独立经营也标示着南都向报系组织规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