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广州日报_日报特点 > 日报广告 > 封面创新孵化,永远在路上浙江日报

封面创新孵化,永远在路上浙江日报

发布时间:2018-5-6 1:49:17   点击数:

马年岁末羊年之初,浙报集团首期新媒体创新孵化的17个项目,完成了一场精彩的期终项目路演。“毕业生”们从青涩走向自信,“作品”也从当初的或创意或雏形,发展为一个个初具用户规模的新媒体项目。纵观浙报集团首期新媒体创新孵化的整个进程,浙报人的创新孵化始终围绕着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的初衷,寻求多形态、多领域布局,为进一步探索“新闻+服务”的融合发展模式,迈出了坚实一步。

一份令人振奋的“期末答卷”

1.首期孵化收获远超预期

短短半年时间,首期创新孵化的17个项目从19万的用户基数(很多甚至是零起点),发展到多万的用户总数,平均用户增长达到%,其中用户增长率最高的项目超过了%,多个项目在孵化期间迎来了用户增长的井喷期。

2.集团内部媒体融合士气空前

除了这些运营数据,创新孵化也收获了团队的成长,参孵团队的精神面貌和自信心大幅提升。首期孵化计划基本达到孵化之初“培育融合发展内部环境”的整体预期。

创新孵化亦如星星之火,点燃了集团上下融合探索的激情。“媒体融合最重要的是人的融合”,这次投石问路,让各项目团队及集团内部的支撑部门在业务融合、团队建设、战略协同方面有不少收获,浙报人开始真正走在了一起。相比互联网公司,这些或许仅仅是入门级的理解和体会,但我们相信,所有的积累都将在未来发酵,星星之火将真正激活浙报人的创新基因。

一次振聋发聩的全民动员

通过内部孵化创新的培育方式,将发端于媒体集团采编经营一线的创新,纳入到集团未来发展的整体战略布局,这在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是一场革新。

1.用创新竞赛带动全员融合

年浙报集团以创新孵化大赛为主,通过路演、决赛以及综合评定,20个优秀项目从50多个报名的项目中脱颖而出,经过尽职调查、项目整合协同等一些列整体规划,最终有17个项目被列为首批孵化和扶持对象,接受为期6个月的集中孵化。

伴随着新媒体创新大赛的推进,全员融合的脚步逐步加快,在新媒体产品运营过程中,一线采编人员完成了自身的华丽转型:真正理解什么是“以用户为中心”,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并且将融合发展的经验反哺到传统媒体的创新中。

——项目制管理:1+1+13

在创新孵化项目的管理上,浙报集团独创“1+1+13”新模式,每个项目在正式使用孵化资金之前,由项目负责人与集团授权方签订“项目入孵协议”。项目负责人是项目的“第一责任人”,集团新媒体中心为每个项目各配备1位兼职孵化经理和1位兼职技术经理,为项目提供一系列帮扶服务,包括计划制定、战略把控、资源协调、技术保障、财务、人力、商务支撑等。在整个创新孵化过程中,项目制管理也培养了一批成长中的“产品经理”。同时,这样的支撑能力也得益于集团旗下传媒梦工场几年对外投资孵化积累的宝贵经验。

孵化之初,是有人推着你往前跑;逐渐的,这些成长起来的产品经理都领悟到,是市场和用户的需求牵引着他们充满热情地投身到产品和服务的优化中。可以说,能够深刻理解传统业务,并且洞察新的用户需求的传统业者将会迎来新生。

——兼顾集团战略协同

浙报集团首届新媒体创新孵化这17个项目的遴选,不论是旅游集群、钱江晚报本地生活服务集群还是以浙中生活圈等为聚合的区域门户集群,都与集团的战略发展规划紧密联系。在实际的运营发展中,诸多项目在内容、功能和流量互导等方面与浙江新闻APP形成优势互补,如钱江晚报旗下







































专科治疗白斑医院
有治疗白癜风的偏方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tinghui.com/rbgg/887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