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广州日报_日报特点 > 日报简介 > 重庆日报记者戴娟受邀采访国庆大典有感以

重庆日报记者戴娟受邀采访国庆大典有感以

发布时间:2020-10-8 17:02:53   点击数: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重庆日报记者戴娟对绝大多数参加国庆阅兵的军人而言,一生只有一次机会,同样对许多参加国庆大典采访的记者来说,一生或许也只有一次这样的机会。受邀赴天安门现场采访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典,作为一名党报记者,这既是职业生涯的荣耀,更是难得的历史见证。(记者戴娟在天安门广场拍照留影)使命光荣:既是记者,又是联络员9月19日,临近“十一”国庆还有11天,正当我打算过完周末再到北京,采访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之时,下午突然接到上级主管部门通知,要求提前到北京参加国庆活动演练。同时,作为重庆媒体记者联络员,我还负责到中宣部参加工作部署会,领取证件,上情下达。北京采访提前到位。此次重庆共有6家市属媒体8位记者参加国庆庆典活动报道,9月20日我们乘坐最晚航班,抵京时已过零点。9月21日上午10点,要在部里参加国庆活动演练工作部署会,我担心迟到,早早起床,提前近一个小时赶到。第一次来到新闻媒体的最高主管部门,我忍不住四下打量,办公区安静、简洁、大气。10点会议正式开始,各省市均派出代表参加,工作人员告知我们参加演练,记者集散时间以及注意事项,领取演练专用采访证件和观礼票等事宜。临近国庆大典正式开始前三天,接通知,国庆当日上午活动和晚上的联欢活动记者不能同时参加,晚上有一位摄影摄像记者名额。除重庆日报和重庆电视台分别有一位摄影、摄像记者外,其余记者都是文字记者,对大家来说,上午阅兵和群众游行活动意义更为重大。晚上联欢活动名额只能从8位记者中选派,一度大家准备放弃。“晚上联欢活动有我们的铜梁龙和大足鲤鱼灯表演,无论如何得有现场照片!”当我把自己担忧和纠结说出来时,华龙网文字记者黄宇站了出来,“那我去吧!”此时,8位记者已是一个团队,担负着宣传好重庆元素的共同使命。抓住采访空隙,重庆日报摄影记者谢智强“手把手”传授黄宇摄影技巧。后方,华龙网也派专人从重庆送来专业摄影器材。9月30日上午9点,我第二次到部里开会,这次是领取国庆庆典观礼票。部里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地方媒体记者远道而来,特意安排了相对较好的位置,但两百多张观礼票位置仍参差不齐,为公平起见,采取现场盲抽的方式分配。本地媒体是坐在一起还是分散坐,决定了抽票方式。考虑到大家可以相互配合拍照摄影和采访,我决定挨着抽取。最终我们重庆媒体记者,均在天安门广场东临观礼台高区1台3排,正对天安门,靠近国旗台,和北京市的劳模坐在一起。(记者在观礼台上留影)历史见证:现场观礼,以祖国为荣国庆大典正式开始前,我们先参加了9月22日的“全要素”演练。演练时间是9月22日0点30分开始至3点11分结束。媒体记者要求在9月21日18点聚集,不能带任何摄影摄像设备及手机,演练结束后回到住地已是清晨,天已微亮,一夜未宿的我们能提前观赏国庆大典现场实况,特别兴奋,直呼场面震撼。10月1日,大典正式开始前一晚,也是不眠之夜。每一位记者都倍加珍惜这一难得机会,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时刻提醒“一定不能迟到,一定不能出任何问题,准时到达集结地点”。没想到还是发生惊心动魄的一幕。10月1日凌晨2点30分,我们相约从酒店住地出发。3点20分,来到中华世纪坛停车场,进行安检,准备统一乘车前往天安门广场。(凌晨天安门景象)因为到得早,大家纷纷拍照摄影做直播准备。凌晨4点,准备搭乘地方媒体专属66号至70号大巴时,车已坐满,工作人员让我们乘坐后面的大巴,特别强调都是到达记者安检地方。我们一行人上了一辆空大巴,凌晨5点准备出发前,车上陆续上了一群说粤语的记者。让人没想到的是,工作人员突然说这是港澳媒体记者专用车辆。当时我们有些懵了,赶紧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系,得知没有问题。但车上工作人员却告知这辆车达到安检地方不一样,需要落实清楚。这时,我们心里有些发慌,“如果耽误采访,就完了”,作为重庆媒体记者联络员的我,一边再次跟上级主管部门衔接,一边下车找其他车辆,并确认是否到西临入口(记者安检地方)。在等候过程中,上级主管部门告知我们,可以乘坐最后80号大巴,是收尾车辆,但发车时间是6点。时不我待,早一点到现场更加保险。稳妥起见,我们见缝插针寻找可以5点发车的车辆。得知76号车可以到西临入口,但车上人已满,我们和工作人员好说歹说,终于同意我们搭乘。就这样,我们坐在大巴中间过道地板上,“挤”进了天安门广场。5点整,随着大巴开动,大家才缓缓舒了一口气。5点20分,到达天安门广场。(重庆媒体记者“挤”坐在大巴中间过道地板上)此时,天色未亮,但天安门广场却是灯火通明,环卫车辆在进行最后的路面清洁。央视直播人员、安保人员、志愿者、记者等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忙碌准备。天安门城楼和广场,红旗招展,灯笼高挂,繁花似锦,一派喜气洋洋。尤其是天安门广场两个红飘带景观,从广场东西两侧蜿蜒而过,飘逸灵动,雄伟壮观。我们每个人都不停用手中的照相设备,记录现场细节和场景,希望把这每一刻都镌刻进历史的镜头。(10月1日凌晨,环卫车在清扫天安门前的路面)凭观礼请柬和记者证,我们顺利找到座位。令人惊喜的是,观礼台每个座位都准备了一份观礼包。黄色袋子上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字样和庆祝大会专用标志。包内除了防暑的两瓶水外,还有一面国旗和3个脸贴。脸贴分别是国旗、爱心、庆祝标识和数字-。我们立刻将这特殊的标识贴在脸上,把对祖国的祝福写在脸上。6点许,天色渐亮,晨光将天安门照的闪闪发亮。此时,三军仪仗队的官兵和央视直播工作人员正在就直播效果进行演练调试,广场上不时传来阅兵官兵铿锵有力的训练口令。庆典氛围越渐浓厚。(记者在观礼台上和国旗一起合影)记者们也加紧投入拍摄采访中。此时可凭证件自由走动,大家不放过每一个精彩瞬间,将现场工作人员忙碌准备,设备调试,加紧排练,一一收录入镜头。8点,观礼台上人渐渐多起来。大家互相拍照留念,以天安门城楼、国旗、彩带雕塑为背景,留下珍贵的记忆。9点20分,联合军乐团就位。广场越来越安静,大家都翘首静待大典的开始。(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现场)10点整,大典正式开始。56门礼炮分为两组,交替鸣放70响。礼炮声中,国旗护卫队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平台列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向天安门广场升旗台。万众肃穆,全体高唱国歌,升旗手奋力挥臂将国旗抛向空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置身现场,自豪激动之情油然而生。嘹亮军歌,飒爽军姿,精良装备,让每个置身观礼现场的中国人热血沸腾。谁曾想到70年前的这一天,在开国大典的阅兵式上,受阅的飞机仅有17架。飞机不够,要飞两遍。如今,70年弹指一挥间,我们的祖国也早已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新时代的中国,早已是山河无恙、国富兵强。群众游行活动中,现场气氛由阅兵时的严肃转为欢庆。“我和我的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一首首熟悉的旋律,一个个熟悉的场景,大家挥舞手中的五星红旗,眼含热泪,表达对祖国的祝福。(记者戴娟在彩车村采访重庆彩车工作人员)背后故事:是考验更是历炼,是担当更是情怀作为地方媒体,最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tinghui.com/rbjj/1128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