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个扶手、一张防滑垫,甚至是一个小小的插座......这些看起来很小的细节,却能在关键时刻给长者们的安全多加一份保障。广州市东涌镇社工服务站“耆暖东涌耆乐安居”--居家改造计划启动以来,社工站已为24个家庭完成微居家改造服务,撬动辖区内的党支部、企业、社区关爱长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东涌镇社工站微居家改造,给长者搭一把安全的“手”,搭建起为民服务的快捷渠道,为基层社区治理注入一股鲜活力量。
义工上门进行居家微改造
“婆婆,帮你重新铺了走廊,您觉得怎么样?”“以后出门方便了很多啊!很开心,多谢晒!”鱼窝头村大益街的陈婆婆今年79岁高龄了,长年独居在一套老旧的“木屋”里,房子由于年久失修,屋前的走廊已被白蚁蛀蚀腐烂,而且没有围栏,严重影响着婆婆的生活安全。
12月4日,东涌镇社工服务站朝阳义工队的棠叔、明哥和英姐等人自发从家里带来了木板、工具,给婆婆的房子进行微改造。据社工何叶颜介绍,棠叔他们中午十二点吃完午饭便赶了过来,一直忙活到下午五点左右,帮婆婆重新铺了走廊、换了电灯泡、迁了水管,“就只是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儿,能帮就帮。”棠叔摆了摆手笑道。
棠叔、明哥和英姐都是朝阳义工队的队员,队里如今有40名队员,最年长的队员已80岁高龄。义工队会定期进村入户慰问孤寡老人、困境长者,帮长者们打扫卫生、修补家具等等,如果慰问对象的房子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亟须改造,他们则进行登记,反馈至社工站。如这一次陈婆婆屋子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正是棠叔他们在日常慰问中发现到的。平时社工站有大型的志愿服务活动的话,义工队的队员们也会积极参与,有时还会上台表演,小品“送温暖”,“三句半”可是队员们的拿手绝活。
像这样队员热心且多才多艺的义工队,在东涌镇社工服务站里还有5支。“居家安全改造计划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朝阳义工队和其他队伍的共同付出。”社工站主任李社工说道。
居家改造计划让困难长者更安全
年,东涌社工站(原东涌家综)在承接机构广州市阳光天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支持下,成功链接到社会资源为镇内8个贫困家庭完成电线改造,并安装防漏电开关。
年5月,广州市东涌镇社工服务站“耆暖东涌耆乐安居”--居家改造计划正式落户,这意味着东涌镇辖区内年满60周岁以上贫困、病残、失能等困难长者家庭;70岁以上独居或双老家庭,家中有体弱或者行动不便的长者,将有机会得到社工站的微居家改造服务,微居家改造包括加装厕所灯、更换老旧电器、厕所加装安全扶手、防滑垫等等,“一盏灯、一个防滑垫,都是一些很微不足道的物件,但正是这些细小的物件,往往能为长者们的安全提供多一份保障。”阳光天使社工李社工说。
据了解,社工站设有3个中心站点+24个驻村分站,微居家改造对象由27个点的社工在日常的慰问、服务活动中发现并提供,或是长者自行申请,由社工、技术人员及评估员入户核实、评估,最终确定改造名单。随后制定相应的改造方案,与改造对象确定,并与施工者签订开工协议。改造完成后,由社工进行回访。
改造计划撬动多方力量共同关爱长者
截至今年12月份,社工站已为24个家庭完成微居家改造服务,今年已为6户长者完成电线改造,1户长者完成微居家改造,计划于本月月底前完成剩余8户居家安全改造服务。
“我们除了想为辖区内长者带去更好的生活条件外,更想借此呼吁各行各业的爱心组织、爱心人士加入我们,关爱长者、关爱贫困家庭。社工坚信,集聚爱心组织及个人的力量,可以搭建起东涌困境家庭的‘梦工厂’,播撒让社会处处充满阳光的希望种子。”李社工谈到。
据介绍,随着改造计划的落户,社工站逐步与辖区内的党支部、企业、社区开展合作,结合“在职党员回社区”等工作,为长者筹款、捐物、送去关爱等等,“我们希望真正有需要的长者们能够知道我们这个项目,更期待着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