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个电话对方就给指定的账号汇钱,这事儿听起来似乎比买彩票中奖的概率还低,但真实情况是成功率远高于买彩票,因为接到电话的人听到的信息让其感觉到像个透明人一样,家庭住址、家庭成员从事的职业特别是孩子所在学校,对方说得准确无误,随后便是“我们是东北‘黑社会’的”、“你摊上大事了”,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花钱消灾”,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元。
骗子银行卡交易明细
丰宁县一位政府工作人员张天翼(化名)介绍“都是在电话中以‘黑社会”身份出现的,告诉你得罪人了,对方指定要大办,然后就是你给他们钱帮你平事,听起来是不是特别假,跟那些年接到‘猜猜我是谁’的电话诈骗没什么两样。之所以有人相信而受骗一来是对方能准确地说出你和家人的信息,包括身份证号,尤其是关于孩子的信息、行踪;二来被这种方式诈骗上当的大多数是商人或有经商经历且家境富裕的;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自己清楚确实得罪过人,所以本着花钱消灾、宁信其有的心态给钱了,至于东北方言和那些狠话其实并不是起关键作用。”至于为何要用东北话来恐吓,他坦言,东北话好模仿,且丰宁本来就距离说东北方言的赤峰不远。”
骗子群体根据公安部刑侦局统计,冒充“黑社会”诈骗的犯罪嫌疑人这几年几乎全来自丰宁,手法也都是模仿东北口音,冒充“黑社会”老大,此类诈骗电话出现的时间通常集中在上午。
按照丰宁当地警方提供的信息,这些冒充“黑社会”电话诈骗的丰宁人主要来自选将营和西官营两个乡的共7个村,事实上,除了这两个乡的7个村人员外,还有紧邻的隆化县的两个乡多个村的村民。
诈骗嫌疑人
这四个“盛产诈骗人才”的乡从地理位置上不仅相邻,且基本形成一个三角区域。按照张天翼的说法,这些涉案村大多地处深山中,基于自然条件有限经济发展缓慢,主要以玉米、高粱、向日葵等农作物为主要收入,人均年收入不足元,因此留守村中的基本是上年纪的人,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而打工地集中在北京和天津。
选将营和西官营两个乡紧邻,共有20个村,涉及电话诈骗的村几乎占了1/3之多。两地的乡政府所在地相距13公里左右,是典型的山区,属冀北山地,而且都是深山区,进入这两个乡都需要穿越蜿蜒的山路。
丰宁警方的资料显示,这类冒充“黑社会”诈骗的手法早在16年前就出现了,最初是为了要账。张天翼表示,“最早是一批做图书批发生意的丰宁人这么干的,因为书卖不动就冒充领导给一些单位打电话要求购买,开始还奏效后来被识破,就出现了冒充“黑社会”要账的情形。”
丰宁县政府提供的信息显示,从年起至今当地警方集中打击专项行动在丰宁正式拉开序幕,一大批涉案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已经破获敲诈勒索的案件超过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人。而在重点对两个电话敲诈重灾区乡进行排查过程中,从两个乡的总人口人共排查出人为重点嫌疑人。
蒙在鼓里的当地人“很多年前听说过有这里有人电话诈骗,不过据说被警察抓了后就没有了,现在还有吗?”这是记者在丰宁询问一位当地年轻人时得到的答复。事实上,走在丰宁街头随机询问关于丰宁央视点名和公安部列为重点电信诈骗地区事宜时,得到的大部分答案也都是“不知道”或“没听说”。
其实,丰宁被列为公安部重点整治的电信诈骗地区是在去年年底,而并非在今年8月底央视播报时,奇怪的是从去年至今,在全国上下都知道了丰宁的“诈骗”恶名时,反而是处于风暴眼之中的丰宁乃至选将营乡和西官营乡平静无比。
而在选将营和西官营两个乡的采访中,这里能见到张贴更多的宣传标语是打击和防范毒品的,至于电信诈骗只是在乡政府所在地有个别警示标语。如在选将营乡政府所在选将营村的主村道墙上除了两条“心中无贪念骗局远身边”和“严厉打击手机敲诈勒索确保社会治安大局平稳”这样的标语外再无其他;至于西官营乡,同样只是在乡政府的电线杆上挂了三条与电话诈骗相关的警示标语。
诈骗工具
听到记者有关电话冒充“黑社会”诈骗的询问时,在西官营乡政府旁玉米地里干活的老魏第一反应是村里难道有人受骗了,哪怕是随后听明白了记者的问题,他依然是一脸茫然的表情。他表示,“我就知道几年前警察经常来查,也看到有在外地打工的人回来躲风声被抓走的,之后我听说的是很多人在外地倒腾电话卡。”
行骗步骤根据丰宁警方的信息,这些冒充“黑社会”行骗的步骤很明确,也很简单,而第一步就是购买个人信息,至于这些信息来源“现在是网上购买,过去在街上的摊上买。”值得一提的是,来自丰宁的电话诈骗者们很少对当地人进行诈骗,而且即便回到当地也都是“安分守己”,此外也基本不对南方进行电话恐吓,绝大多数集中在京津冀地区。
记者在选将营乡走访中碰到一位5年前曾外出到北京打工的村民,因为父母年纪大了无法打理家里的土地了才只好回来。他透露,自己也听说过有丰宁老乡装成“黑社会”打电话恐吓的,“其实就是碰运气,结果发现这个方式挺管用,后来就有不少人专门去干这个了。”他说自己原来以为这些恐吓电话最多不过能骗来千把块钱,没想到这些人的胆子那么大,“关键是会有那么多人参与进去,现在这个诈骗帽子戴上我们再出去找活儿肯定都会有影响。”
信息来源丰宁警方的信息显示,从落网的违法分子手中缴获的资料能看到,其中一人握有北京多所小学学生的联络名单,上面有每一名学生的家庭详细信息,而这些信息从网上可以轻松买到。
记者认识的一位从事证券交易的朋友介绍,事实上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信息实际上是透明的,“你在买车时4S店留下的信息、办理电话号码留在通讯运营商的资料、买房时留在银行的个人资料等都会被以各种方式出售给需要的人。”一位房产中介就曾明确告诉记者,他手里拿到的个人信息就是银行给的,“而你们每天收到的各种关于金融、股票交易电话或短信,也基本都是银行等提供给那些机构的”。
无独有偶,江西余干县也出现重金求子诈骗村。
今年8月,公安部将7个地区列为全国第一批地域性职业电信诈骗犯罪源头地并进行了专项整治工作。其中,江西省余干县因“重金求子诈骗”被列入其中,而余干县警方也因此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专项行动。
据统计,自年以来,余干地区一共抓了多名诈骗者,多来自于江埠乡石溪村与洪家嘴乡团林李家村。石溪村更被誉为余干县“诈骗村”的发源地。
当记者走进石溪村后发现,这个村果然较之其他村庄更为气派,村里大多建着四层小别墅,红砖的外墙贴着彩色瓷砖,有些别墅门前配有停车库,并用一堵墙和一扇门将别墅圈了起来。
当地标语
与其他村庄的墙壁上多写着“机器打井”、“空心砖包送”等小广告不同,在石溪村,几乎家家户户的墙壁上都用写着“同诈骗斗争”、“严厉打击诈骗犯罪行为”等标语,红色的大字写在白色的油漆上,格外醒目。
村民告诉记者:“石溪村和团林李家村这两个村进行诈骗的事情在我们这里很有名,以前偶尔会在这里用‘扔假金戒指’骗人,但搞‘重金求子’这种诈骗活动都在浙江、福建、广东省等地方进行。”
该村民早年在浙江打工时,也常常在电线杆上看见这种诈骗小广告。“这两个村原来是我们这里特别贫困的两个村,后来因为搞诈骗活动赚了钱,几乎成为我们这里最有钱的村庄了。年之前,村民还不是很有钱,然后就听说一些村民开始做这些‘重金求子’的诈骗活动,村里渐渐富裕起来,有些村民甚至因‘重金求子’赚了几千万元。”
据记者调查发现,余干县“重金求子”的诈骗行为在当地已然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从写剧本、扮演富婆、群发短信、取款、冒充律师等各环节均有一条龙服务。
警方打击行动
去年11月29日,余干县公安局启动了为期3天的集中打击行动,近名警察突袭了石溪村和团林李家村,抓获23名诈骗嫌疑人,收缴支钢叉、支梭镖、5把弩和数把土铳。
目前,两村重点追逃的59名诈骗分子,90%已落网,两村共计余人签订了“不从事诈骗犯罪等违法行为”的承诺书。
对于这大半年公安对村庄诈骗行为进行的集中整治,成效较为显著。在村里,这样的诈骗行为几乎都是“家族行为”,村里有一户姓江的人家,一家六口人,两个老人、两个儿子、两个儿媳,集中整治以后,儿子、儿媳都被抓走了,现在就只剩下两个老人。
当地县委负责人感慨道:“余干县是农业大县,多数村民都有一技之长,年轻人就是很好的劳动力。可惜,这些村民用了错的方式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