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广州日报_日报特点 > 日报简介 > 华农理工男用路由器惊现智能家居雏形,盘点

华农理工男用路由器惊现智能家居雏形,盘点

发布时间:2016-12-1 2:53:28   点击数:

摘要:

“深夜进行时,某舍友挑灯夜战。同学甲说,我要睡觉了,把灯关了。同学乙说,现在游戏关键时刻啊你居然叫我离开。这时同学丁默默地拿出手机,灯突然之间就变暗了。那一刻,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智能遥控器大家可能见得多了,能够遥控各种家居电器的路由器你听说过没有?近日,在华农电子工程学院内有一群“理工男”,让普通的路由器实现了网络与家电联合的各种功能,将整套智能家居的雏形实现得有板有眼。

因热爱“电子技术”而抱团

“深夜进行时,某舍友挑灯夜战。同学甲说,我要睡觉了,把灯关了。同学乙说,现在游戏关键时刻啊你居然叫我离开。这时同学丁默默地拿出手机,灯突然之间就变暗了。那一刻,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以上就是最近在华南理工大学广泛流传的“段子”,然而它又不仅仅是“段子”那么简单。不管是关灯抑或是关门,都能通过路由器的智能遥控来完成,这就是由“华农理工男”们所创造的“奇迹”。这个创造团队是由华农电子工程学院一群学生组成的,这几个读工科的男生一直致力于智能家居的开发,而这款神奇的路由器就是整套智能家居的核心部件—它不仅有普通路由器的功能,还能网络控制电灯、门锁的开关,装载摄像头实时监控,将普通音响变成智能音响,实现网络与家电的联合,挂载一些简单的网页。团队由14级电子7班的吴观法所发起,由来自大一大二的7男3女抱团组成。“团长”吴观法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科男,从小热爱电子,在校园里遇到了喜欢玩电子技术的志同道合的盟友,便创造了这样一个以学习为主要目的的团队,希望可以扩散科技的“影响力”。在团队内,小伙伴们齐心协力,各司其职—有人专门负责应用开发,有人专门搞PCB设计,有人负责外围硬件研发,而吴观法则负责核心系统。

做平民用得起的智能家居

大家对于路由器的印象大都停留在网络传输,而这个由吴观法率领的团队所开发的路由器,则重新定义了系统,变得越来越不像路由器,反而成为了一个控制终端,不但能控制宿舍的灯光和门,还能做防盗图像传输。

据介绍,他们现在正在开展一个有趣的小项目,就是做一个基于这个路由器平台的小机器人,现在能做到的程度就是它自己能动,通过传感器能够处理一些信息,然后还能把周围的图像通过无线网络传回个人的手机终端,再自动搜寻到英特网和无线网络。通过无线网络,即使你不在家里、不在局域网里也能进行控制。也就是说,不仅仅局限于通信领域,甚至工业控制、智能教育控制、自动化、还有一些玩具如飞行器,都可以基于这个平台。如今的这支创意团队已经开始着手帮一些小工厂做硬件开发,还有定制工业路由器的系统,从而收获一些研究经费。而由他们所设计的路由器,则旨在打造免费的智能家居系统—做平民用得起的智能家居,这个就是他们的创作理念。

人物采访

大一电子类专业的吴观法和大二电气专业的韩锦澎,是这支华农创意团队的两位主要成员。在他们的带领下,小伙伴们的毅力和冲劲都很足,而他们也因此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即终端通讯及软硬件结合—物联网,就是人与人不仅可以通过网络连接,物与物业可以实现连接,智能家居和工业控制都算是一种应用。通过与这两位同学的采访,对于他们热爱电子科技的心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吴观法:

渴望像“钢铁侠”那样拉风

当唐尼回到家,一挥手,灯就亮了;人进屋后门会自动关闭,之后各个家居硬件设施与主控系统,都能与主人的需求进行结合……对于吴观法这些工科男来说,电影《钢铁侠》里的情节不止是故事那么简单,而是家居智能化的一种体现。

“对于智能家居这方面,其实我们平时用手机控制开灯这些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家居,只能算是亚智能家居吧。智能家居在我的构想中就是自己调节自己的‘人工智能’,并不是说我手机控制它亮,而是它能感应到我进来所以亮了。”他告诉记者,因感应到温度的变化而进行自我调节,这才能叫真正的智能家居。“智能家居只是路由器运用的一个方面,我们把各个环节都结合到一起,各个不同的分散点都用一个集合点来进行控制。”吴观法坦言他们目前所创作的是一个可以用于智能家居的路由器,虽然现在这只是团队的一个小方向,但“物联网”则是未来很大的趋势。“长远的话,分三步走吧。边集资,边研发,边改进。还要将产品投入市场试用。”说起梦想,吴观法信心满满。

韩锦澎:

亲手实践比满脑幻想更靠谱

读电子这个专业的学生最常用的工具是电烙铁,但有些同学其实四年都没碰过电烙铁。最多是实验室接下线,这对于韩锦澎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他告诉记者,不管在哪间大学提供的都只是一个平台,剩下的就要靠自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然后按那个方向去学,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结果。“我起步比较晚一些,高三时跟着师兄学习,直到遇到了吴观法才萌生出组一个团队的想法。”他说。

韩锦澎坦言技术性的困难有很多,人力上也有很多问题。“我们的人力会随着团队的壮大不断增多,各有各的模块,这就需要一个人去统筹。之前都是我在做,现在在思考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像策划这些东西,之前我们几个人做得很随意也很灵活,但现在人多了,一个项目下来那么多人同时分工该怎么协调,这就需要一定的策划管理,出现问题时还需要总结,整个流程就要走成熟路线了。”韩锦澎认为现在首先要改变现有状态,团队管理问题要改变,尤其是统筹问题。团队继续扩大之后也有相应的处理办法,这样比较专业一点。

有“创意”的青春才对味儿

象牙塔的日子,不应该仅仅只有考试、泡馆和谈恋爱。这群不当学霸,也不是宅男,誓做技术帝的年轻人以同一个爱好、同一个目标、同一个理想的鼓动下走到一起。华农创意团队的故事按着萌芽、发展和成熟的逻辑演进着,他们的故事也证明:心态决定一切,我们不能改变环境,却可以改变对环境的看法,改变自己的态度。清晰明确的目标,坚持不懈的精神,勇于挑战的魄力,脚踏实地的干劲,这些都是团队发展不可或缺的。年轻人就是要不断追求新的经历,关键还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法和做事态度,这样的青春才够味儿。

盘点近年来中国大学生的那些奇葩发明

1.杭州有个“超级理工男”,在自家别墅开发了一套智能家居系统

比尔·盖茨那个高科技的家令人神往,可能大家不知道,在杭州也有一个到处藏着高科技“秘密武器”的智能别墅,一位杭州超级理工男自创了一套智能居家系统安装在别墅里,地点就在杭州滨江区。

当我轻手轻脚地走进别墅的小花园,刚刚跨过四五块地砖,不知道哪里传出声音吓我一跳:“你好,这里是私人住所。”我看到花园里菜瓜新鲜盆景翠绿,夸了句:今年夏天还能保持这样的长势不容易。陪同的主人笑了,掏出手机,按了几下,盆景和菜地开始自动喷淋。出发时,主人在体育场路的浙报大院用手机发出指令,让别墅空调开启。

别墅的主人孙力,资深理工男,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他的专业和之后的生意一直是化工,跟智能数控无关。

有人在门口经过,就会自动给手机发短信。

来到别墅门前,孙力将食指摁在指纹锁上,大门开启,里面已经凉风习习。玄关处有一台电子触摸屏,孙力说,喏,这就是我这套房子的“大脑”。

孙力点了点显示屏最右边的“门口记录”,选择了最上面的那一条,然后我就看到:刚才我们在门口停车,下车,走进花园,还摘了个小菜瓜。当天的“门口记录”一共有七八条,有早上孙力和太太分别离家,有投递员来送报,还有保安哥哥神气地巡视,有人经过才会自动摄录。

我问:如果白天真当有个小偷白闯,等你回家看记录,黄花菜都凉了。

孙力说:不是这样的。他拿出手机,翻出短信,原来就在我走进小花园,喇叭里传出提醒的同时,已经有一条短信发到他手机上。他的手机还能看到我走入的视频。

他说,如果是坏人,可以马上通知保安或报警。

起夜时,脚刚着地,一路小灯依次点亮

说实话,没住过别墅,确实想不到别墅的“不便”。比如吃个饭吧,孩子在他自己房间里,打个电话上去叫?再比如,晚上在楼上卧室睡下了,突然神经质地想起,大门有没有关好,一楼厨房的电灯有没有关上。

怎么办?显示屏啊。与玄关处那台一样的显示屏,在孙家不同房间一共有8台,随时控制,或者掏出手机也可以,同一个系统同样的菜单。

比如我要查看电灯有没有全部关掉,只要点击菜单上的“灯光控制”,一套别墅3层楼十来个房间,所有有电灯的地方在平面图上都有标识。控制台真聪明,亮着的灯显示出来就是一个光芒四射的灯泡。它不仅告诉你哪盏灯亮着,你要关灯只需轻轻点下屏幕就行。

2.“懒人门锁”:躺在床上开门

寒冷的冬天,当自己刚钻进暖暖的被窝,偏逢寝室外有人敲门,开还是不开很纠结,懒人们想出许多对策:或站在床上用撑衣架撑开锁,或通过预先牵好的绳索来拉锁,而中南大学级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科实验班的段超祥同学,借用自制的“懒人门锁”,躺床上就能把门打开。

这套“懒人门锁”由主控板、电机、一键开门按钮和语音音箱四大部分组成。轻触按钮,编好的程序就会启动主控机和电机,其产生的拉力就可将门打开。此外,还可将一张硬币大小的门卡放在门外的读卡器上识别,从寝室外将门打开。据介绍,这套智能设备的大部分材料以废品为主:电机由废弃的VCD光盘驱动改造而成,音箱则由废弃的纸筒制成。

网友点评:中国好室友!“寝室门卫”终于可以“退休”了。

3.“外卖神器”:拿外卖再也不用下楼了

最近在网上热传的“外卖神器”,就是一名大学生懒的“结晶”:只要转下轮子,短短20秒,就能把一楼的盒饭“运”到宿舍。这个“外卖神器”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大三学生小周发明的,用一个模样类似老式纺纱机的装置把装钱的布兜摇下楼,等外卖师傅把盒饭和找回的零钱装进布兜,再把布兜摇上来,盒饭就到手了……该宿舍的11名男生再也不用为从6楼跑下去拿盒饭发愁了。

对于如此方便的“神器”,有网友评论:“同学,你们这么懒,家里人知道吗?”但其实连送外卖的师傅都觉得,小周他们不是懒,而是校园内的一大创新。“这些学生懒得叫你挺佩服的。”

网友点评:虽然拿外卖不用下楼了,可还是要靠人力操作,万一设备出了故障,上不来也下不去,岂不是人财两空?

4.建筑物“听诊器”

坐在电脑前,就能“诊断”出大型建筑物的健康状况。昨天下午,合工大第九届大学生创业大赛里的不少创新金点子就用到了实际生活中,其中“物联网建筑结构健康检测系统”的发明,利用智能技术为大型建筑物“诊脉”,目前已正式投入淮南大剧院检测。

给建筑物“听诊”健康

前不久,合肥五里墩立交桥支座出现问题,被巡查人员检查出来。如果安装上合工大学子发明的“物联网建筑结构健康检测系统”,就能通过一个小小传感器,在电脑前轻松实时“看”到建筑物的受力和受伤情况。

“不少地方发生了建筑的坍塌、损坏等事故,包括最让合肥市民记忆犹新的五里墩立交桥桥墩损坏等,其中大部分原因都是建筑的结构问题。”利用物联网技术,合工大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的研究生徐俊逸向记者简单介绍了原理,在建筑的关键结构部位安装相关的应变、振动等传感器,及时采集各个关键结构的相关参数,再通过多级无线传感网络将数据汇聚传送至中心服务器或计算机。

“也就是说,坐在办公室里,就能利用平板电脑、手机实时查看建筑结构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问题可提前预警。”同样参与发明的学生吕增威介绍说,有了这套设备,从建设到后期维护轻松对建筑物实行监控和检测。

记者了解到,目前这套给建筑物做健康体检的设备,已经在安徽淮南大剧院投入使用,下一步还将运用到河南郑州市的国家农业公园“领头雁”雕塑以及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等建筑上。

5.可洗衣服的健身器

如果你有大量的家务要做、衣服要洗,那么你根本就抽不出时间来做运动,但是这个新发明意味着你根本没有理由不运动出出汗。中国设计师开发了一种叫做脚踏车洗衣机的产品,即在前轮安装了一个洗衣机滚桶。所以在骑行时,脚踏板的移动就会引起圆桶旋转,从而达到传统洗衣机的效果。

脚踏车里还安装了一个发电机,可用来发电,可以把这些电量存储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这个设计团队来自大连民族大学,他们没有说明这款自行车能否自动装水和排水。相反,需要添加洗洁剂和水,再排干,然后加入更多的水来进行冲洗。

但他们说对于那些既想拥有健身车又想拥有洗衣机但又没有足够空间容纳二者的人来说是个解决办法。而且通过骑行的方式来洗衣服还能减少你的电费。这个设备还能在偏远的没有稳定电力供应的地方使用。这所大学的学生们正在建造这种机器的原型机。

这个团体将自己的设计提交到了Tuvie网站,该网站能让设计者和别人分享自己的设计理念。他们说:“健身车是很流行的健身方式,而洗衣服你可能每天都得洗或者至少一周洗一次,除非你不断购买新的衣服和内裤,所以为什么不把这两种东西合二为一呢?”

“脚踏车洗衣机将健身车和洗衣机结合在一起,你就可以一边锻炼一边洗衣服。”“当你开始运动时,脚踏板的移动可以促使洗衣机的滚筒旋转,与此同时还能发电,可以将这些电量提供给显示屏幕或者储存起来未来再使用。”

6.北邮学子用







































鍝堝皵婊ㄦ不鐤楃櫧鐧滈鏈濂界殑涓撶鍖婚櫌
瀹佸娌荤枟鐧界櫆椋庝笓绉戝尰闄㈠摢瀹跺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tinghui.com/rbjj/420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