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出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引发全国人大代表的热议。
他们纷纷表示,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前景广阔,
这一战略为未来发展打开了富有想象力的空间。
广州所在的粤港澳大湾区,
将给广州带来什么?
怎样影响你我的生活?
纽约湾区。
广东团开放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热点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委副书记马兴瑞: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不仅是城市群的建设,还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包括交通的互联互通
湾区,从地理概念上看,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当今世界,发展条件最好的、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群,都集中在沿海湾区。比如,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是世界公认的知名三大湾区。
可以说,湾区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由此衍生出的经济效应称之为“湾区经济”。
旧金山湾区。
今日上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广东团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委副书记马兴瑞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不仅是城市群的建设,还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包括交通的互联互通。
马兴瑞说:“粤港澳大湾区就是要和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比。我相信经过不断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就能和这些国际知名的湾区去竞争,发挥强大的竞争优势。”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广东团全体会议现场。(来源:广州日报全媒体)
广东省发改委主任何宁卡: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摆上重要日程。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何宁卡在今天上午的会议上也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昨天上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摆上重要日程。”
如何谋划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如何谋划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何宁卡建议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共建“一中心三网”,“一中心”是指世界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三网”是指多向通道网、海空航线网、快速公交网,形成辐射国内外的综合交通体系。
二是打造全球创新高地。统筹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优化创新发展模式,合作打造全球科技创新平台,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完善创新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共同体,逐步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三是携手构建“一带一路”开放新格局。深化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及经贸合作,强化“一带一路”战略的起始点与节点“双重功效”。深入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打造CEPA升级版。按照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要求,着力构建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世界最佳营商环境。
四是培育利益共享的产业价值链。发挥产业互补优势,加快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先导区。结合城市规模等级,构建具有层级明确、功能协同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五是共建金融核心圈。推动粤港澳金融竞合有序、协同发展,培育金融合作新平台,扩大内地与港澳金融市场要素双向开放与联通,打造引领泛珠、辐射东南亚、服务于“一带一路”的金融枢纽,形成以香港为龙头,以广州、深圳、澳门、珠海为依托,以南沙、前海和横琴为节点的大湾区金融核心圈。
六是共建大湾区优质生活圈。以改善社会民生为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环境协同治理,建立绿色低碳发展合作机制,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群,打造国际化教育高地,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共建健康湾区,推进社会协同治理,把粤港澳大湾区建成绿色、宜居、宜业、宜游的世界级城市群。
南沙水乡文化。(广州日报资料图片)
湾区大发展需要怎样的支持?
为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何宁卡还建议国家给予粤港澳大湾区更大的改革权限和政策支持。几点建议:
一是建立国家层面的协调机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协调任务繁重,建立一个协调有力、灵敏高效的合作机制至关重要。建议在国家层面研究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协调机制,统筹研究解决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重大问题,协调落实重大合作事项。
二是赋予重大合作平台更多先行先试政策。支持广东自贸区积极对接更高标准的国际投资贸易规则,进一步放宽准入限制、简化审批环节,推动扩大内地与港澳企业相互投资。支持广东自贸区在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外汇管理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条件成熟时率先在大湾区推广。
三是支持打造全球重要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支持合作建设广东国家大科学中心,加快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计划。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实验室及工程中心体系建设,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支持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体制机制,探索建立科技创新联席会议协调机制、科技创新战略框架、科技创业合作框架、标准体系合作机制。
四是支持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共同出资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基金,发挥基金的引导作用,支持重大合作项目和事项。
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示意图。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呼之欲出
事实上,从谋划蓝图到各项规划建设的快速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已呼之欲出。我们来看看其进程:
发展
年,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被正式写进国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要求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台合作。
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广州、深圳携手港澳,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年9月27日,历时4年建设,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贯通。一桥飞架粤港澳三地,这条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也是全球最长跨海大桥,预计全线通车后香港至珠海的陆路通行时间将由3小时变成半小时。
在今年珠三角城市的两会上:携手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了“关键词”。今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广东要携手港澳推进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出现在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
在创新发展已成为全球趋势的当下,粤港澳大湾区具备了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潜质。不说香港、澳门,单说珠三角九市,它们的研发经费支出占粤港澳大湾区的GDP比重达2.7%,和美国、德国处于同一水平线。
东京湾区。
广州如何参与大湾区建设?
国家提出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对广东来说是一个重大机遇。作为中心城市的广州、深圳和香港都要考虑既各自扮演重要角色又要相互促进发展,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一个集创新、协同、服务于一体的“巨无霸”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