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王磊,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广州市产业领军人才、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
截至今年3月,广州新视界共申请新型显示相关专利件,包括发明专利95件(授权52件,国外PCT专利7件)。特别是在氧化物TFT背板制备工艺领域,新视界积累了10余项专有技术,形成可用于驱动OLED、LCD、E-paper等不同显示器件的氧化物TFT背板技术。
重不足1克、厚仅0.01毫米的一张“塑料膜”,竟可以在弯曲和折叠状态下播放视频,真是让人啧啧称奇。这一产品的背后,凝聚了高校科研团队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付出的多年心血,也包含了一项自主核心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许多故事。
年,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磊博士毕业,他领着10多位师弟师妹,带着导师曹镛院士团队开发出的OLED显示核心关键技术走出校门,在广州开发区成立了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踏上将自主技术推向产业化的征程。9年过去,企业终于掌握了柔性显示全流程生产技术,开始进入产品规模化生产阶段。“在学校里,我们实现的是从0到1、从无到有的创新过程,而在市场上,我们要走的是从1到的创业之路。”王磊感慨地说。
原以为两三年能走完的路走了七年
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加速器园区中,一栋栋灰色大楼错落有致分布,当中蛰伏着许多外表平常、技术却一点也不平常的企业,新视界就是其中一家。国内首块基于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技术的全彩色柔性AMOLED显示屏诞生于此。
与其他企业的总经理相比,王磊少了一份精明,多了一份坦率与憨厚。他说,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几个重要节点,第一个就是加入了华工曹镛院士和彭俊彪教授的科研团队。王磊在大学本科学的是高分子材料专业,年考研,他幸运地成为曹镛院士团队的一员。
年,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磊博士毕业,他领着10多位师弟师妹,带着导师曹镛院士团队开发出的OLED显示核心关键技术走出校门,在广州开发区成立了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踏上将自主技术推向产业化的征程。9年过去,企业终于掌握了柔性显示全流程生产技术,开始进入产品规模化生产阶段。“在学校里,我们实现的是从0到1、从无到有的创新过程,而在市场上,我们要走的是从1到的创业之路。”王磊感慨地说。
进入年,中国的LCD和OLED等新型显示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年,曹镛院士及彭俊彪教授承担国家科技部“”平板显示重大专项、专门攻克OLED显示的核心关键技术——TFT背板技术。科研团队逐渐掌握了氧化物TFT背板关键技术(Ln-IZOTFT技术),在实验室实现了OLED的发光材料、发光器件及屏幕制作过程。为了更好地推进自主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华南理工大学推动成立新视界公司,致力于将学校的基础研究成果进行中试转化,加速产业对接。就这样,博士毕业、仅28岁的王磊带着10多名师弟师妹踏上创业旅途。
从实验室成果到产品,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当时,手持国家“”项目核心技术以及广东省投资的广州“新视界”初始团队认为,通过两三年的时间,“将技术做一做”,就能实现产业化,结果最终花了7年,才找到产品生产的方向。“实践过程中却发现,跨过了从0到1的阶段,还有从1到的长路要走。”王磊表示,做科研和做科技产品,哪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好北京中科医院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