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广州日报在A5版就“广州,爱唱歌的城市”专题对我团进行了报道(勘误:“最终拿回两个第一名,三个第三名”应为“两个第一名,三个第二名”)。同样值得一提的是,被同版报道的“广州六中Echo人声乐团”中,我团王睿琦已荣升为该社团新一任社长。原文分享如下——
天籁童声合唱团:
唱到互相拥抱流下热泪
在广州,成为小云雀合唱团的一员几乎是所有“文艺儿童”的童年梦想。这个有着近40年历史的童声合唱团,是中国十大优秀童声合唱团之一。在国际合唱赛事中获奖无数,经常受邀参与国内外重大演出。尤其是在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第五届合唱比赛中,该团参加5个组别的比赛,最终拿回两个第一名,三个第三名。成为那届比赛参赛组别最多、获奖最多、综合实力最强的合唱团。
“素养根植在你们的血液里”
在小云雀成长,到了一定年龄退团的孩子被称为“大云雀”。麦晓琳今年刚刚退团,这只“大云雀”讲述了她在小云雀难忘的故事——
年第五届佛罗伦萨国际合唱大赛,组委会安排了我们合唱团参加开幕式的演出,我们准备演出的曲目是《撒里啰》,就在入场口准备进场的时候,鼓手正把鼓准备推上舞台,后台的工作人员说我们的打击乐不能推进去,因为教堂有多年的历史,担心打击乐敲击会影响到壁画。
邓群老师跟我说:“麦麦,我们马上换《引子与托卡塔》,你可以吗?”我当时有点懵。大家走上台时,我听见邓老师说:“小轩轩,你到时帮麦姐姐一把。”果然,真到高音highbE的长音时,我竟然发不出声音,但在三声部的方向传出小轩轩干净稳定的声音,我的脸顿时红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要起来练声,准备参加童声组的比赛,练声干巴巴的,没感觉。邓老师对我们说了一番让我自豪又一生难忘的话。“孩子们,你们要记住,你们是小云雀,一种最擅长歌唱的又能高飞的小鸟,你们从四五岁开始合唱训练,音准、节奏对于你们来说都是信手拈来的事,你们随意一张嘴,都有小云雀的高度和味道,一切的素养都植根在你们的血液里的,还担心什么?放开来,尽情享受你们的音乐就好!”
突然间,我们像复活了似的,接下来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了。我们唱到自己被感动,演唱结束后雷鸣般的掌声先不说,我第一个冲到邓老师面前,抱着她哭起来!很多同学都互相抱着,流下了感动的泪水。终生难忘!最后我们童声组是以绝对的优势,以9.68分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结果,在那次比赛中,我们参加了5个组别的比赛,最终拿回两个第一名,三个第三名。
说起在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第五届合唱比赛中“小云雀”的光彩夺目,该团的指挥邓群感慨万千。
“那次比赛,每一个组别都只奖励前三名,比赛获奖难度太大,含金量太高。”邓群感慨,“我们成了那届比赛参赛组别最多、获奖最多、综合实力最强的合唱团。声音修养、音乐素养得到了国际评委的认可。”
在邓群看来,孩子们声音修养、音乐素养的背后,是来自心灵深处的教养和平时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这也是小云雀合唱团多年来最注重的团队文化。
邓群举了个例子:去年6月,广州交响乐团~音乐季特别制作“鹰交响——中国童话李海鹰”在星海音乐厅上演,童声合唱是小云雀合唱团。百多个孩子,无论是在广州交响乐团还是在音乐厅,无论是在候场室、化妆间、还是用餐,都表现出极好的公共意识。和广州交响乐团的老师一起吃饭,排队整整齐齐,领饭、安静吃完、收拾干净。广交的老师说:“接待过那么多团队,这个合唱团的孩子公共意识让人赞叹,很会考虑别人的感受,照顾到其他人。”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素芹、叶碧君、申卉
点击“阅读原文”
到达《广州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