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广州日报_日报特点 > 日报历史 > 女网红直播被曝ldquo打气球rd

女网红直播被曝ldquo打气球rd

发布时间:2021-11-23 18:55:11   点击数:
程少为医术怎么样 http://www.cien.com.cn/2020/0927/106012.shtml

近日,网红韩某某、邱某某

冲上热搜

↓↓↓

4月4日的一场直播中,网名为小某先生的邱某某曝出,韩某某疑似“打气球”的证据。

画面显示,韩某某躺在一堆气球中,面容憔悴。对此,她回应称:“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你现在拿出来说。”早在年6月,公安部禁毒局

中国禁毒在线就在一条科普“笑气”的微博中,带上了含两人网名的话题。

什么是“打气球”?

评论区,有网友不解:什么是“打气球”?

吸食“笑气”俗称“打气球”。据了解,“笑气”的学名叫一氧化二氮,是一种无色微甜的气体,直接吸入人体会出现短暂的欣快感,长期吸食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笑气”用途广泛,常被用作医用麻醉剂和食品加工助剂。今年1月,《今日说法》曾报道过这样一个案例。19岁的小刘是南京人,在杭州上大学。年6月初的一天,小刘给家人打电话说自己突然瘫痪了,双腿无法动弹。小刘随即被医院住院治疗。医生告诉小刘家人,小刘的病情非常严重,有可能终身残疾。对于小刘这样的情况,神经内科的郭主任并不陌生。经过简单询问便得知,小刘的病情是长期吸食“笑气”导致的。据郭主任回忆,他们科室从年就开始接诊因吸食“笑气”而造成严重后果的病人了,而且前来就医的几乎都是年轻人。

“笑气”到底有多危险?

“笑气”,化学名叫一氧化二氮,年由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里发现。他的雇员在无意中吸入后,不由自主地大声发笑并手舞足蹈,所以取名“笑气”。“笑气”与氧结合使用,可以达到镇静作用,后来被牙科医生广泛使用(现在,医院和诊所已经不使用“笑气”来麻醉了)。

“‘笑气’具备成瘾性和危害性,长期大量吸食会影响人体维生素B12的代谢,进而导致神经损伤。最典型的症状就是手脚麻木无力、行走不稳等,严重的会致残甚至致死。”医生说,吸入“笑气”还会阻断大脑供氧,每吸一口都会触发脑缺氧,虽然每次缺氧时间短,但是累积效应不可小视,多次吸食后缺氧逐渐加深,也曾有在吸食过程中因缺氧窒息致死的病例。

专家表示,“笑气”不仅用于医疗领域,食品行业和工业领域也都有它的身影,比如作为奶油的发泡剂、赛车加速器的助燃剂等,因此有多种渠道可以获取,这也造成了监管的困难。▲被装入气弹伪装成奶油裱花用品的笑气。(资料图)

贩卖笑气被判刑

2月26日,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公布了一起卖笑气的非法经营犯罪案件。年出生的女子杨某某“以贩养吸”,获利数万元。法院判决被告人杨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判决另外两人有期徒刑10个月和9个月。

目前,“笑气”并没有被列入我国精神麻醉类药品管制目录,仅仅是作为危险化学品进行管制,因此,警方一般只能按非法经营罪去处理相关案件。而吸食“笑气”多是以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行拘。

但据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曲新久表示,理论上,大家所公认的毒品清单并不是封闭的,只要能够归到精神和麻醉药品当中,并且能够使人成瘾,对人体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的,就可以作为毒品对待。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周世虹建议将“笑气”列入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在年轻人中滥用会带来很大危害,后果不亚于酗酒和吸毒。”

团团再次提醒大家:

大家应该充分了解“笑气”的真相

自觉抵制滥用“笑气”的行为!

不要因好奇心作祟

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来源丨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今日说法、网友评论等编辑丨子豪校审丨立军▼推荐阅读

(点击看全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tinghui.com/rbls/1322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