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比增长18.1%!一季度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3亿元
2、如何快速掌握良率提升方法?普迪飞“芯知识”公开课告诉你
3、紫光马道杰:协同效应凸显,紫光联盛赋能万物互联
4、年陕西重点建设项目出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三星12英寸闪存芯片项目上榜
5、上海通过两项“十四五”规划: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6、山东“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重点开发EDA、高端存储芯片等产品
7、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发展规划公示:攻关第三代半导体核心材料,建设半导体重点实验室
1、同比增长18.1%!一季度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3亿元
集微网消息,始于汽车行业的全球半导体供应短缺仍在持续,市场需求激增,推动半导体市场创下销售新高。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年第一季度保持高速增长。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年第一季度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3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设计业同比增长24.9%,销售额为.7元;制造业同比增长20.1%,销售额为.1亿元;封测业同比增长7.3%,销售额.5亿元。根据海关统计,年第一季度中国进口集成电路.7亿块,同比增长33.6%;进口金额亿美元,同比增长29.9%。出口集成电路亿块,同比增长42.7%;出口金额.6亿美元,同比增长31.7%。另外,根据美国半导体协会(SIA)发布的数据,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产品销售额亿美元,同比增长17.8%,环比增长3.6%。超过了年三季度的亿美元,创下了新高。2、如何快速掌握良率提升方法?普迪飞“芯知识”公开课告诉你集微网消息,5月13日,普迪飞“芯知识”公开课第四期以网络直播形式播出,由普迪飞资深项目总监俞波博士主讲,主题为“快速get良率提升方法”。俞波博士从技术发展的趋势出发,现在的技术发展基本上遵循65年GordonMoore提出的预测路线,即每两年芯片的集成度提高一倍,面积减少一半,同时功耗也要降低一半。最新的技术已经能实现10个million的集成度。功耗、性能、面积、成本(PPAC)这些驱动了半导体的发展。在这些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还伴随着不断地创新:自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成为22nm后半导体器件的主流结构;在制程工艺不断下探极限时,全环绕栅极晶体管(GAA)与互补场效应晶体管(CFET)将成为先进工艺制程日后新的半导体器件结构。与此同时,还涉及很多新材料、新工艺的创新。先进制程的不断向前,良率提升已经不单单是晶圆厂的挑战,整个半导体产业都需要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并引入更多有效的手段和工具。俞波博士阐述了良率损失可能引起的失效机制和分类,并对良率损失的原因进行了分解。俞波博士指出,传统工艺技术采用导入工艺器件检测结构,比如SRAM测试芯片来监测、诊断良率,但这种方法可能不够全面而且周期很长。普迪飞基于CV(characterizationvehicle)的良率提升方法不仅可以针对工艺和产品提供针对性的设计,提高分辨率,还可以有灵活的工艺流程从而缩短监测的周期。整个系统包括高分辨的设计结构、高速并行的测试机台以及高效的良率分析软件。迄今,普迪飞已经提供了多种10nm及以下的CV测试芯片。此外,普迪飞还可以提供基于YIMP(YieldImpactMatrix)的良率提升方案。普迪飞是公认的参数表征系统行业领导者,率先使用short-flow测试芯片开发和快速引进新技术和新产品。在过去的二十年中,IntegratedYieldRamp项目获得了数百项经过验证的结果。普迪飞CV系统提供的大量的器件表征数据结合ExensioAnalyticsPlatform中的产品测试数据分析,可以建立精确的、针对特定产品的性能模型,以实现针对特定产品的最佳工艺设置,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制造可靠性和可预测性。请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