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一架客机正准备降落广州白云机场,客舱突然开始冒烟!飞机紧急降落后25人撤离不及被活活烧死,而原因竟是一根烟头!
这是一架隶属于中国民航广州管理局,由西安经停长沙到广州的伊尔-18B型客机(编号B-),机龄23年。12月24日下午14点04分,这架客机从长沙大托铺机场准时起飞,机上有5名机组成员、6名乘务员和58名乘客。经过2个多小时的飞行,下午17点,飞机进入进近走廊,下降高度准备降落在广州白云机场。就在这时,坐在客舱12排的乘客突然发现飞机左侧舷窗处开始冒烟!
乘务长收到消息后立即来冒烟处查看,但此时烟雾已非常浓厚,并且已经蔓延至大半个客舱。机长立即带领领航员去取灭火器,但不知什么原因,灭火器竟未能取下。鉴于浓烟弥漫太快,机长立即回到驾驶舱,命副驾驶尽快驾驶客机落地。同时乘务长与乘务员开始疏导乘客,分别向两个舱门靠近远离火源。实际上,这架客机有4个逃生安全门,但飞机为了增加载客量,在逃生门处多布置了一排座椅,使得4个逃生安全门全部被堵住。
机组成员得知客舱起火冒烟后,认为可能是电气失火,因为飞行员在与地面报务员时联络曾一度中断。随后机组成员向地面报告“设备舱起火,请求紧急迫降”,白云机场塔台同意了飞行员的请求。在关闭总电源,解除机舱增压状态后,17点21分,客机紧急降落在白云机场,在飞机滑跑过程当中,空乘人员立即打开了前后两个舱门。飞机在降落时四发顺桨异常并冒着烟,被塔台工作人员发现(此前塔台一直呼叫客机而未获得回应)后立即电话通知调度室,要求消防和救护车马上出动。调度室同时也向广州消防队增援消防车并紧急调集了6家医院的救护车,但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由于飞机降落的太过紧急,机场的舷梯车还没到位,乘务员只得从前舱门放下工作梯。由于工作梯既简陋又陡峭,乘客们只得慢慢倒爬着下飞机,疏散的速度很慢。正当第11名乘客爬下飞机时,后客舱浓烟突然急剧增加,翻滚的浓烟立刻就转化为明火。见火势突然增大,原本井然有序的撤离队伍,立刻变得混乱起来。在求生本能的驱使下,队伍中发生了推搡,不少人被挤倒在地。
后舱门等待梯子的乘客见火势凶猛,被逼之下只得从飞机上跳了下来。还在在后面等待的乘客渐渐被浓烟熏晕,随后浓烟完全转化成明火喷出舱门,客机完全陷入一片火海。大火足足烧了一个小时,25人因未能及时撤离被活活烧死,34人则在撤离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伤,仅仅只有最早离开飞机的10个人毫发未伤。
由于飞机疏散乘客时,从冒烟到出现明火只有仅仅的2分多钟,火势蔓延地太过迅速。在消防车没有到达前,在停机坪的值班人员赶到现场试图抢救,但浓烟和火势太过猛烈,施救人员同样无法进入客舱。而当时机场消防车的司机居然不在岗(晚饭时间,去吃饭了),直到起火后10分钟才赶到现场,只比广州消防大队的消防车早到3分钟!
事后经过调查发现,造成飞机起火的,既不是电气线路短路和管路泄漏,也不是人为纵火,而造成悲剧的居然是一根未熄灭的烟头!实际上,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航客机上,香烟一度是飞机上的标配,客机上不仅可以抽烟,甚至航班上还会为乘客提供香烟。许多品牌的香烟都会将客机作为一个品牌竞争的角逐场,那时候中外民航航班几乎都允许抽烟。当然,因飞机客舱狭小,烟雾与空调压缩制冷所形成的水雾交织在一起,也使得客舱环境异常糟糕。
而这架客机起火的原因是,当时12排附近有乘客吸烟。这名乘客吸完烟后不小心将烟灰缸碰落,他在捡起烟灰缸时,并没有发现一截未熄灭的烟头火种已经掉入了舱壁和地板交界处的缝隙中。随后又被气流吹落进地板下,地板下藏着的纸屑、地毯等可燃物被阴燃。恰好此时阴燃的地点位于空调排气道的位置,客舱又是增压客舱,燃烧产生的烟雾和气味均被排出机外,因此没有乘客察觉飞机已经起火冒烟。
当飞机降落时,飞机减压后乘客们便看见冒烟(此时可能已闷烧30分钟)。此时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燃烧条件,闷烧慢慢引燃货舱的隔层,电缆表皮以及行李里的易燃纺织品。就在客舱打开门之后,空气大量流通起来,在供氧充足的情况下,阴燃立即转化为明火并迅速扩大蔓延,转瞬间大火便吞噬了整架客机。由于飞机停稳后,机组成员和乘务员一直在疏散乘客,慌忙之下忘记用消防斧劈开飞机舷窗通风,导致前后舱门的乘客被浓烟窒息,无力爬到舱门也无力爬下楼梯而被烧死。
当然,客机机长应承担重大责任,没有第一时间按照消防要求对火势进行控制,没有组织有序地撤离飞机,并且自己先下了飞机。同时机场消防车到达不及时,耽误了救火时间也有一定的责任。这次因吸烟导致的飞机重大安全事故,也使得民航管理当局反思飞机上吸烟的重大危害。年,中国国内航班开始全面禁烟。年,国际民航组织个会员国一致通过禁止在国际航班上吸烟的决议。年7月1日起,中国所用航班都禁止吸烟,飞机上吸烟从此成为历史。